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黎阳:“强人”、“经济学家”与“光华”

火烧 2009-02-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对比强人分金银与经济学家分股权债券,批评其分财方式可能让百姓得废纸,国家资产流失,强调分而卖之的改革弊端。


“强人”、“经济学家”与“光华”


黎阳


2009.2.9.


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绿林剪径”的“强人”跟“博学多才”的“经济学家”们会有什么瓜葛。多亏张维迎“一语唤醒梦中人”,让人恍然大悟:“莫谓儒林胜绿林,官与贼人不争多。”


当山大王的“强人”们是怎么个活法?——“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好不快活。


再看看如今“主流经济学家”张维迎的主张:“将国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分给老百姓”、“将近2万亿的国家外汇储备,拿出一半来分给居民”、“让每个中国人都变成美国债券的持有者”——分、分、分,有没有土匪强人“大秤分金银”的风范?


“绿林剪径”的“强人”们“大秤分金银”的钱从哪里来?——抢:“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打此路过,留下买路财!”——要是说得好听些呢?“不义之财,取之无碍”。


张维迎之类“主流经济学家”们“大秤分金银”的钱从哪里来?——也是抢:抢国有资产,刮民脂民膏,夺公共资源——“无主之财,取之无碍”。


只是张维迎这个“主流经济学家”犯了一个小小的常识性错误:“股票”和“债券”不是货币,老百姓分到手用不成,而必须先换成人民币。十三亿人一起抛售股票债券的结果可想而知——股票债券狂跌,只能让财力雄厚的金融大户得以乘机发财,以远低于票面价值的价格把股票债券一扫而空。所以当真做起来,实际结果决不会如张维迎所说的“发到每个人手里是1万块钱,五口之家将分到5万,这将是非常大的财富效应”,而是老百姓得到一堆废纸,美国只须花微不足道的代价便可以把欠中国的债一笔勾销,国有资产全部送光,就象当年苏联解体时“平分国有企业股票”的结果一样。所以张维迎之类“经济学家”的“大秤分金银”有两重性:对外资、对“精英”来说的的确确是“大秤分金银”,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其实是“大把分废纸”,国家资产则只能“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主流经济学家”们的“改革”其实就是“分而卖之”:昨天“分田单干”,今天“分国有企业股票”、“分国家美元债券”,明天呢?大概要干脆把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也全部“平分”给十三亿人,任其“自由流转”,以便谁钱多谁就能把整个中国都买了去——这岂不更彻底“市场化”、“自由化”?


跟张维迎这种“主流经济学家”的水平相比,“绿林剪径”的“强人”们的“大秤分金银”实在是小儿科、“初级阶段”——零敲碎打捞一把,有多大赚头?而张维迎之类的“主流经济学家”呢?把整个中国一扫而光:“分光”、“卖光”、“毁光”——当代新“三光”。


写到这里,突然理解了张维迎对刚被逮捕的大贪官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热情洋溢的颂歌——“敬爱的王益老师”、“对于王益老师的身份,我们真的很难表述。金融家?音乐家?历史学人?还是‘王益老师’这个光华人对他的称谓更为亲切。”——为什么张维迎们开口闭口“光华”“光华”?原来另有深意:


“光华”=“分光中华”、“卖光中华”、“毁光中华”


呜乎!“光华”“光华”,“三光中华”!

相关文章

  • 细数张维迎的《市场的逻辑》为何是在胡说八道
  • 韩德强:戳穿张维迎市场神学的假面(上)
  • 别了张维迎?--只是下台不是滚蛋
  • 谁说“张维迎下岗”了?当然他确实远远不如其前辈厉以宁教授
  • 张维迎的市场逻辑应去讲给美国政府听
  • 对张维迎个人声明的七点质疑,请张维迎出示学位证书
  • 杜导正们不得人心--目前“消灭私有制”与私有化两个极端都是错误的
  • 解读市场传教士、新自由主义者张维迎
  • 余斌:为张维迎等立此存照
  • 张维迎论民主--看自由派“民主”的虚伪性
  • 狐狸尾巴露出来了--评张维迎《体制改革与中国未来》
  • 与张维迎们闲侃“产权至上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