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社会民生

河北警方公布十起“黑恶”案件 对打黑工作再做部署

火烧 2013-05-23 00:00:00 社会民生 1025
河北警方通报十起黑恶案件,涵盖多个城市,涉及村干部及多个行业领域。打黑工作再部署,重点打击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经济秩序及侵害群众利益的涉黑恶行为。

  中新网石家庄5月21日电(李洋)21日,河北省公安厅召开“打黑除恶”媒体通气会,通报了十起黑社会性质组织典型案件,同时对“打黑”工作再做部署。据悉,自2006年2月中央政法委部署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河北省公安机关先后打掉涉黑组织90余个,涉恶团伙2000余个。2012年至今,共立案侦办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12起,一审判决11起,判决罪犯300余名,二审判决12起,判决罪犯200余名;共打掉恶势力痞霸团伙597个。

  此次通报的十起“黑恶”典型案件,分别是:石家庄市刘世芳案;沧州市寇天东案;邢台市于立案;唐山市张佰胜案;唐山市李廉军案;唐山市任立建案;保定市李立峰案;保定臧广辉案;承德市李全杰案;张家口市王玉喜案。

  河北省公安厅刑侦局副局长程晓辉对“打黑”工作进行了再次部署。他表示,下一步将开展集中打击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经济秩序和侵害群众利益等七个方面的涉黑恶痞霸违法犯罪活动。

  涉黑犯罪职业化头目居幕后“马仔”市场化

  警方分析称,黑恶势力的作案越来越职业化,向政治领域的渗透越来越多。很多犯罪团伙的“老大”退居幕后遥控指挥、一般成员“市场化”渐成新特点。

  警方通报,黑恶势力普遍存在,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全省各县市区都打掉了黑恶犯罪团伙。从打掉的黑恶势力看,在城市、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均有分布,并已经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建筑工程、矿山资源、征地拆迁、交通物流、商品集散、服务娱乐等事关国计民生的各类行业更是黑恶犯罪的觊觎重点,并呈普遍发展扩散态势。

  近年来黑恶势力发展更快、周期更短,表现出很强的反复性。黑恶势力染指的对象也出现了向新领域、新热点渗透的迹象,特别是黑恶势力犯罪与“黄赌毒枪”等违法犯罪活动交织在一起,与社会治安乱点、难点交织在一起,与征地拆迁、基层选举、涉众诉求等人民内部矛盾纠纷交织在一起,成为破坏和谐、影响稳定的导火索。

  犯罪手法日趋职业化,逃避打击能力不断增强。体现为组织头目“幕后化”、一般成员“市场化”、作案手法“软暴力化”等特点。黑恶团伙由过去的单纯打杀,向更多的使用言语恐吓、电话滋扰、聚众摆势等行为来达到目的,采取围而不打、打而不伤、伤而不重、钱财善后等手段逃避打击。

  9名涉黑头目系村干部5名涉黑主力有“政治光环”

  涉黑团伙向政治领域渗透方式多种多样,特别是一些经济相对活跃和一些城乡接合部的村两委班子,已经成为黑恶势力竞相争夺的目标。

  我省打掉的涉黑组织头目是村支书或村主任的有9名。他们采取各种非法手段操纵选举,极力争当村支书、村主任,肆无忌惮侵吞集体财物、侵害群众利益、恃强欺压百姓、聚敛钱财、称霸一方,将村委班子变成了自己的“家天下”,危及执政基础。

  据悉,我省查处的5名涉黑组织中的头目或骨干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

相关文章

  • 再不打黑如何取信于民?——海南事件有感
  • 这样的人大代表是应该重新审查他的代表资格?还是应该表彰?
  • 对待李双江与任志强,媒体如此怪现象令人深思!
  • 河北省审计厅召开纪念毛泽东诞辰119周年报告会
  • 黑社会哪去了?——质疑胡德平们的研讨会
  • 我对南方周末造谣“重庆平反900警察”的质疑
  • 大众民主:不能实现结果正义的程序无正义可言
  • 从人大代表强奸幼女看人大的危险性
  • 两条哈士奇的命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