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日常用语说当年

火烧 2025-01-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日常用语,展现社会风气与价值观的变化,体现语言与时代的紧密联系,突出语言表达反映的社会变迁。

  思想表达用语言,吐露真情与实感,随着星转与斗移,一些用语在改变,新中国成立到如今,祖国面貌换新颜,人们前赴与后继,凝聚智慧与才干,日常用语前后比,境界差异颇明显。

  毛泽东时代创伟业,人们奋斗争为先,不计条件与报酬,时刻听从党召唤,当年时兴口头语,至今仍响在耳畔:“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革命工作许多种,干啥都能做贡献。”

  后来经济在“搞活”,拜金意识却弥漫,一切以我为中心,口语表达也变换,人们匆匆干事儿,这话常常挂嘴边:“不管是干啥工作,到哪儿不是为饭碗。”“打工就是出苦力,养家糊口把钱赚。”

  常道言者为心声,语言变化随处见,社会影响比较大,词语出现就频繁:当年“勤劳”受尊重,后来“享乐”为能干;当年“节俭”为美德,后来“消费”被称赞;当年“助人为乐”嘴边挂,后来劝人“闲事别管”很普遍;当年处处“学雷锋”,后来人人“防诈骗”……。前后用语如明镜,映照出社会风气一侧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