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毛主席“六二六指示”的立足点是人民性

火烧 2024-06-27 00:00:00 网友杂谈 1047
毛主席六二六指示强调农村医疗改革,推动合作医疗发展,体现人民性。重点放在农村,解决缺医少药问题,提升农民健康水平。

  1965年的6月26日,毛主席听取了当时的卫生部部长的工作汇报。毛主席说:“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15%工作,而且这15%中主要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

  “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由他们来为农民看病服务。”

  由于这一讲话是在6月26日讲出的,因此又被称为了“六二六”指示。该指示对当时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改善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毛主席提出要把“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一指示是基于对当时农村医疗卫生“缺医少药”的落后面貌的关注,旨在让医疗卫生工作树立为广大农民服务的意识,解决长期以来农村一无医二无药的困境。

  “六二六”指示的提出,正是源自毛主席对农村医疗卫生的落后状况,对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关心,对官僚主义作风的深恶痛绝。

  由此可见,“六二六”指示反映出的是毛主席一贯的人民性观点,并非突发奇想。老人家认为,医疗卫生机构都集中在城市,医务人员都不了解农村的情况。由此,卫生医务人员到农村去锻炼,接触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帮助建设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医疗卫生机构,理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

  正是由于老人家对人民群众有着无限真挚的情感,所以,毛主席最痛恨当官做老爷的官僚主义作风。因此,毛主席对卫生部门的官僚主义作风,和医务人员的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尤为关切。

  “六二六”指示发出后,一方面促使卫生部逐步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重点放到农村;另一方面又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医务工作者投身农村医疗建设的热情,激发了农村群众彻底改变医疗卫生的落后面貌的决心。在城市和农村医务工作者及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出现了飞跃发展。

  “六二六”指示对农村巡回医疗和合作医疗的有力推动,更为改变农村医疗卫生面貌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1968年底,毛主席还批发了湖北省长阳县乐园人民公社举办合作医疗的经验,称赞“合作医疗好”。一时间,促成了1969年大办农村合作医疗的高潮。到1976年,全国农村合作医疗普及率达到90%以上。农村合作医疗以最低的成本,获得了满足农民基本医疗需求的最高效益。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是发展中国家群体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范例。”并被作为“中国模式”在发展中国家推广。但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各地合作医疗体系纷纷解体,重新造成了农村缺医少药的后果,这是令人十分痛心的。

  “六二六”指示的深远影响已经被历史所证实。“六二六”指示的历史功绩和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永远都不会被抹杀。

  纵观毛主席老人家的一生,他就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人民群众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而活着的。所以,这种关乎人民群众健康的医疗卫生事业,在老人家的心中,始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看看现在的状况,不由地让我们感到,贯彻落实毛主席生前的“六二六”指示及其精神,岂止是任重道远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