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奋斗100天:产业升级后,说好的好日子呢?

火烧 2024-06-19 00:00:00 网友时评 1030
文章探讨产业升级后,为何好日子未至,揭示996工作制与收入停滞现象,批判奋斗口号下的现实困境,强调劳动者权益与制度变革的重要性。

  记得某大报报道农村,都是“产业升级了,日子红火了”这类新闻特写,让人着实羡慕。在媒体的话语里,只要产业升级就能包治百病,当然也顺便治好了穷病。

  直到某个高科技企业提出“奋斗100天”,而这个企业已完成产业升级、实现高利润、实力位列世界第一,才让许多人从“产业升级”就能过上好日子的迷梦里走出来,因为他们发现:工作时间还是福报“996”,收入也一直徘徊在10年前。

  只怪我们的媒体习惯于宏大叙事已经很久了。

  以前看电视剧,总觉得赵高把鹿牵到大堂上,是喜剧,可以让人笑出声来。现在才明白,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彻头彻底的悲剧,因为不管是你听或不听,只能是他们在说。在封建社会里,风吹小草,只听得到风的声音,如果勉强可以听到小草的声音,那么一定是小草折了断了,乃至燃起来了。

  不幸的是,在某些企业里,劳动者连小草都不如。

  在某些企业看来,为了摆脱外人“卡脖子”而发展壮大的征途,时刻都要先卡住自己人的脖子。富起来就好了,强起来就好了,甚至为了奋斗而奋斗,奋斗永无止境。然而,奋斗只是他们的,有同甘,无共苦,有分担,无分享。

  在某些企业看来,所有的声音都应该让位于“自觉自愿”的服从。只能他说不能你说我说,看似繁花似锦、人声鼎沸,实则空空荡荡,代价极度昂贵的陈词滥调,几千年不变。

  在某些企业看来,艰苦奋斗是让别人奋斗,不怕牺牲成了不怕别人牺牲。在奋斗的口头禅里,掩不住一片又一片的现实废墟。许多过去的问题一如既往的存在,过去的努力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种模式早已有之,但产生的结果坐办公室的人和做操作工的人被一扇门隔成两个世界,这扇门叫做权力。

  近代以来,有人为了打破工人身上的枷锁,避免工人受二茬苦、遭二茬罪,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60年3月,毛泽东在鞍山市委的《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上批示,高度评价和肯定鞍钢的做法和经验,首次提出了“鞍钢宪法”这一名词,指出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只有在生产中掌握话语权、决策权,才能真正享有生产资料收益。

  他说:“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没有这种权利,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问题,就没有保证。”

  在他的努力下,工人参与制度分配制度,打破与管理者的界限,犹如照破千年黑暗的一道光,主与仆、官与民、“劳心者”与“劳力者”,等等,一切不合理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在此光芒下都如同梦幻泡影无可遁形。

  他才不分中国人外国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