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美国与全球化

火烧 2015-03-13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分析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产业转移带来的工业衰退与社会问题,包括资本外流、就业减少、中产阶级负担加重等,揭示全球化对美国经济结构的深远影响。

  1 在全球化中,美国和西方主要国家一样,经历了一个产业转移的过程。低附加值,高污染产业转移或外包,本来是一个经济的理性选择。但是这里面很大一块是基础工业,基础工业转走了,下游的企业慢慢也就转走了,随之而来就业机会也走了,而且一去不复返

  2 《创新者的窘境》里分析过在炼钢行业,领先企业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放弃低端区段,最后被在低端发生的创新颠覆。《创新者的解答》里说,竞争力的本质在于客户价值,而不是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最大的挑战是要在海上修理船体,而不是把船板拆下来。可是美国号的船板已经被拆的七七八八了

  3 转移开始只是一些工厂,慢慢变成一个产业,慢慢是上下游产业,最后是整个产业链的转移。在美国,从民用轻工业,到消费电子,到基础重工业,这三十多年里,全球化一点一滴的锈噬了这个庞大工业体系的基座。现在它面临高铁,电网,堤坝等基础设施不足,竟不能更新,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4 基础工业的转移符合资本阶层的利益。低附加值工业对资本的回报并不好看。所以美国上市公司现在有超过一半的利润来自海外。虽然本土经济疲软,股市还有不错的市盈率也是这个原因。资本追求的是自己的利益,不是母国的利益。资本家是有国界的,资本是无国界的

  5 但劳动力是不能大量转移的。基础工业的消失带来上千万的工作机会的消失。而新兴高科技产业,只能带来百万级的新工作机会。美国成人中70%没有大学学历,他们本来还可以做熟练工人,现在连这个也很难做到,只能和20亿发展中国家人民比体力。这当然会输,所以最近50年他们收入一直在下降

  6 所以在美国反对全球化更狠的就是底层工人。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政府不得不出台一个又一个福利政策,保证他们不造反——尽管小规模的暴力反抗一直都有。政府的这类开支已经超过一半。按现在的趋势,到2030年代养老基金会清零。我收到社保局的信说,不用担心,我们会发你原额的70%

  7 中产阶级在全球化中也是受创极重的阶层,他们承担了几乎所有的新增税收。现在美国47%的底层其实不纳税的,国家义务,基础设施,特别是地方政府的税收,几乎都压在了中产的身上。每个中产家庭,还要帮着养一个底层家庭。而且中产阶级从70年代往后,收入也一样不增长,负担却翻番了

  8 中产阶级与底层在收入下降的大趋势下,还能维持基本生活,是因为全球化带来的工业品价格下降的好处。由于美元的储备地位,亚洲各国要拿工业品换美国印出来的美元,再把这个美元还给美国变成国债。一半以上的美元都在海外。但是如果没有美元的储备地位,这个无本买卖都维持不下去了

  9 要维持美元的储备地位,在内需要足够工业,在外要有足够的军事暴力。通过军事维持美元的地位,可以说是海湾战争以来的核心。可是强大的军队也是要民用基础工业在支持的,国防工业不可能脱离于民工工业。近年美国各种武器价格飙升,也就是基础工业消失的恶果。

  10 总之,基础工业的消亡,一方面把中产阶级推向底层,把底层人民推向更底层,另一方面,也消弱了军事潜力,从而消弱了通过美元不平等交换在维持社会稳定的能力。尽管无数有识之士都建言要再工业化美国,可这违背资本的本性。国家的利益不是资本的利益。美国再工业化几乎不可能了。

相关文章

  • 王湘穗等学者畅谈2015年全球经济金融趋势
  • 密件披露美长期渗透香港学界 煽动再次“占中”
  • 栾祖虎:中国应该怎样揭露美国的和平演变阴谋?
  • 占豪:中东之局已剑拔弩张
  • 张志坤|能力与意图:中国是不是美国的挑战
  • 必须澄清美军二战期间的几个巨大作用
  • 揭秘达赖集团资金来源:美国中情局暗中支持
  • 后沙月光:从《美国狙击手》看美国文化霸权
  • 沙特国运紧系“石油政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