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滠水农夫: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能否不问姓资姓社

火烧 2015-02-28 00:00:00 三农关注 1025
文章探讨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两种模式,强调集体经济体制下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和耕地红线保护的优势,质疑资本主导模式的弊端,呼吁政策支持集体经济模式发展。

  经过三十多年历程,单个、分散的小农经济已陷入死胡同,走出三农困境的出路还在于发展规模经营,这基本成为社会共识。然而,现在摆在面前的规模经营模式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主流提倡推广的由资本主导的发展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种田大户、农业合作社的规模经营模式,而另一种则是以南街村、洪林村、周家庄等为代表坚持集体经济体制下,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模式。这种模式尽管不为主流所宣传、提倡和推广,但因其在实践中取得的不凡业绩,实现了农民的共同富裕和农村就地城镇化,使采取这种模式发展的村庄成为了闻名全国的明星村。

  而与之相对的是,主流所提倡推广的由资本主导的发展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种田大户、农业合作社的规模经营模式在实践中越来暴露出重大弊端,一是资本之意不在“农”,而在圈地,由于农业利润低下,流转的土地非农非粮状况极为普遍,严重威胁到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二是国家惠农政策抽瘦补肥,锄弱扶强,真正受益的是极少数掌握大量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农场主和新地主,而广大农民不仅不能受益,反而沦为更弱势地位;三是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普遍造假,不过是戴顶帽子,便于极少数人骗取国家惠农补贴而已。因此说如果继续坚持上述资本主导的规模经营模式,必然会使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三不”原则架空。反观在集体经济体制下发展规模经营的模式,则完全可以保证“三不”原则的落实,且已有南街村、洪林村、周家庄等最有力的证实。

  两种不同的规模经营模式已经摆在那里,如何抉择显而易见。对于规模经营模式的选择,难道会由于集体经济有姓社的嫌疑,虽明知可为而视而不见,弃之不用吗?更何况,总设计师早在农村实行分田到户的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将来要实现农村集体化的二次飞跃,目前中国农村面临的发展形势,不正是实现总设计师当年夙愿的一个绝佳契机!于情于理,发展集体经济体制下的规模经营都应是当今政策主导者的一个极好选择,那么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2015-2-26

相关文章

  • 滠水农夫:发展规模经营,何以厚此薄彼?
  • 为何有春节返乡潮?
  • 老田:集体经济“人亡政息”?
  • 潘毅、老田、曹锦清等学者谈集体经济村庄
  • 滠水农夫评说王长江《致全体村民的一封信》
  • 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促进法(草案)
  • 寒江钓雪:农村基层干部选拨任用标准折射怎样的问题?
  • 邋遢道人:集体经济时期大寨与小岗村并不“颇为类似”,与华西和南街倒很像
  • 龚云:建议土地流转回集体手里
  • 邬荣华:感谢邓宏图教授对我《向党中央的呼唤》点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