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对俄制裁推动全球加速去美元化?

火烧 2014-08-07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美国和欧盟对俄制裁引发全球去美元化趋势,港币抢购、人民币升值,亚洲金融中心成资产转移首选。企业与富豪加速转向非美元货币,美元地位持续下滑,多元货币体系加速成型。

  美国和欧盟强力制裁俄罗斯起到意想之外的效果,美元正加速从全球储备货币宝座滑落。

  香港金融市场发生事情证明了这个趋势:为了对冲流入的俄罗斯卢布抢购港元,自从7月1日以来,香港金管局买入了超过95亿美元遏制港币升值。

  抛售美元资产

  据莫斯科交易所的数据,人民币对卢布汇率上涨至自2010年年底以来最高。

  俄罗斯第二大无线运营商OAO MegaFon,正快速把持有的部分美元现金转为港币。这家公司被列入欧美制裁对象。

  全球最大的镍和钯金生产商,俄罗斯OAO GMK Norilsk Nickel公司已开始把部分转为亚洲国家货币,以便为未来的“新”业务作准备。

  除了企业,俄罗斯富豪开始转移资产。管理超过4亿美元资产的俄罗斯财富管理公司Third Rome LLC首席执行官Danilo Lacmanovic告诉彭博新闻社,现在俄国富豪开始把资金转向香港、新加坡和迪拜等亚洲金融中心。

  美国银行首席市场策略师Joseph Quinlan说:“危机让人必须重新思考现在由美元统治的世界。”

  “俄罗斯和西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相互攻击越是激烈,我们就越是有可能加速向多元货币世界转型。”

  第四次美元危机?

  尽管没有人敢断言美元会在很快丧失全球最主要交易货币的地位,但是其统治力无疑正在下降。

  自从二战后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全球基准货币后,美元至少经历了三次危机: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1999年欧元诞生,甚至是2008年华尔街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自2001年以来美元占全球储备货币的比重从超过72%,已经下降到不足61%。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令美元地位加速下滑,华尔街次滥发经打包的次贷,促使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企业现在更多的选择使用自己的货币。

  美联储为对抗金融危机向系统注入了巨量流动性,这招致从巴西直到德国等国家斥责美国蓄意贬值转移危机。

  危机导致全球市场寻找替代美元的新货币:IMF把特别提款权规模增长了近十倍。中国、俄罗斯等5大发展中国家牵头成立的金砖国家银行直接对抗美元霸权。互联网新生一代甚至拥抱比特币等另类货币。

  花旗银行G10国家货币策略主管Steven Englander认为,美国监管机构对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的90亿美元巨额罚款,已经导致一些机构避免交易美元,以防止遭受美国类似的巨额制裁。

  由于违反美国禁止与伊朗、苏丹和古巴的制裁,巴黎银行向美国政府支付90亿美元和解金,并禁止清算某些以美元结算的大宗商品合约。

相关文章

  • 彭东旭:西方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其成功率几乎为零!
  • 日本象征性制裁俄 遭俄回击
  • 金融核武器: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全面孤立俄罗斯
  • 美大棒一挥,欧银或损3000亿
  • 外媒:俄威胁采取措施报复欧盟制裁
  • 陶短房:欧美追加制裁和俄罗斯抗击打能力
  • 尤科斯案——美欧俄博弈的“诺曼底”
  • 俄罗斯政府被判再赔偿尤科斯公司股东26亿美元
  • 金砖开发银行:从“去美国化”到“去美元化”
  • 俞力工:欧洲制裁俄罗斯--独立自主已成昨日黄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