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关于“人格”的一点思考

火烧 2012-03-27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文章探讨人格双重性,结合公仆形象与廉洁腐败现象,反思领导与百姓关系,强调社会对人格真实性的关注。

任何一个人,特别是作为举足轻重的人民公仆,当自己的独立人格不为人们所理解时,往往会感到些许痛苦,甚至对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产生不解,产生忧虑。  

了解一个人的人格,有许多途径:但如果没有机会亲身接触,一般地就是看他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根据新闻报道,原上海高官陈良宇在2006年的市委市政府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上强调要按照中央要求和部署,积极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同时多次看到报道陈大员十多年陪孤老吃年夜饭,去医院看病跟普通人一起排队挂号等亲民,勤政的事迹。另一高官陈克杰更是在多个场合大谈廉洁,自己的衬衫穿了好几年也舍不得换,老家的兄弟亲戚很多还在种地,没有一个靠他走后门经商做官的……  

我们一点都不怀疑陈良宇、陈克杰们清正廉洁事迹的真实性,但这只是其人格中善的一面,翻过来看其另一面几乎惊人的相同:贪赃枉法之极,生活奢靡之至!由此我们想当人格也有两面性,或者说双重人格。每个人都有善的一面,在人前往往愿意把善的人格表现的淋漓精致,而将恶的一面隐匿深处;而在人后又将善的一面抛至脑后,恶的一面为所欲为。这就是我们经常疑惑的:哎,领导圣明,咋这么理解我们黎民百姓的疾苦?可是咋十年过去了,我们的上学、看病、住房等疾苦还没有得到拯救,甚至愈发深重?  

双重人格(dual personality)是多重人格的一种,是严重的心理障碍。美国精神病大词典对于多重人格的定义是这样的:“一个人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特的并相互分开的亚人格,是为多重人格。是一种癔症性的分离性心理障碍。” 双重性格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中华医学会心理健康部2004年的统计结果中,百分之三的人明显感到有双重性格。  

总之,还是那句话最经典: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相关文章

  • 孔庆东:捅向人民的钢叉
  • 孔庆东:公仆应是忧民哥
  • 孔庆东:神灵也得有钱花
  • 中国的事要靠大家共同来做
  • 和山东省省长商榷敬畏老百姓
  • 董必武之女:腐败因理想信念缺失,对于转基因必须慎重
  • 片面减税对百姓并无好处
  • “五个不搞”与“一个坚持”
  • 邋遢道人:又是两会,又骂国企
  • 支持人大代表的呼吁,发展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刻不容缓
  • 孔庆东:改革是为谁服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