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先拿个“桃子”看看

火烧 2012-02-24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强调改革需在不完美中推进,避免危机,指出退休双轨制等遗留问题影响改革动力,呼吁平衡利益分配,激发社会支持。

今天,人民日报发表了《宁要微词 不要危机》的评论文章,中心观点是,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文章分析了改革目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阻力,从避免落入所谓“转型期陷阱”着眼,指出了改革对于党和国家命运的极端重要性。同时,文章也承认今天的改革有“阻碍”和“不同声音”。这篇文章影响力很大,几乎所有转载此文的网站,此文的点击率都独占鳌头。  

回顾前30年的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关键是得益于亿万人民群众的支持。对于这一点,无可回避。在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恢宏的改革中,无疑联合了方方面面的同盟军,除了最基本的工农群众以外,还包括专家学者、知识精英、民营私有经济、政界,以及海内外的爱国力量。  

30年以后,这个同盟军有所分化。最明显的是特权阶层的形成和下岗职工的沦落。这种分化,是改革后继乏力的根本原因。改革中的既得利益者,除了以官僚资本为首的特权阶层,还包括那些纯粹的“食利”阶层,他们由改革的“同路人”逐渐成为改革的“绊脚石”,文章中提到的“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原来的“主力军”也在发生态度上的变化。对改革,失去了从前的那份执着和热情。他们用眼睛看着改革,眼巴巴于丰硕的果实被一部分人名正言顺地占有,而自己付出了一切,反遭别人“笑贫”。有网友调侃:“宁要‘不完美’的公费医疗,不要看不起病的医改”;“宁要‘不完美’的陋室,不要买不起房的房改”;“宁要‘不完美’的义务教育,不要读不起书的教改”。毫无疑问,充分调动“主力军”的积极性,是改革得以为继的关键。做不到这一点,或是回避、怀疑这一点,要想继续改革,必将事倍功半。  

进一步调动人们改革的积极性难不难呢?不难!  

要想猴子上树,光是打锣是不行了。猴子上过那棵树,流血流汗摘了不少桃子,都被地下的人吃了。怎么办?应该先拿个“桃子”看看。  

仅以“退休双轨制”为例。这个玩意儿可不是旧体制的残留物,恰恰是改革的产品之一,哪怕是副产品,毕竟是改革造成的。也可以说,是“不完美”的改革。人民网的“两会调查”显示,九成网民希望废除养老双轨制。2010年的两会调查中,社会保障中的养老保险以104304票排在首位;2009年的两会调查,社会保险位居第八位;2008年社保养老也进入两会调查前十。今次调查,在涉及的18个关键词中高居榜首。上年度两会期间,代表们将这个话题作为“敏感词”极力回避,那可是人民代表啊。  

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本身,是“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改革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要重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废除退休双轨制就是一个非常有份量的“桃子”。把这颗桃子摘下来让大家尝一尝,这是第一步。继而,一方面完善房改、医改、教改遗留下来的问题,一方面推动官员财产公示、民主监督,中国的改革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静待两会。  

相关文章

  • 刘国光:国有经济在我国的立国之本
  • 深化国企改革要避免误入歧途
  • 我为什么一直痛恨所谓的经济学家
  • 落实习近平三一讲话 清查新自由主义官员
  • 吴敬琏是美国市场经济的忠实信徒
  • 七千万嫁女,团购飞机代步--腾讯凤凰竟为这样的蛀虫辩护
  • 茅于轼获奖与冰岛破产的辩证关系
  • 山西东方机械厂破产真相
  • 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党的中高级干部必须同宣扬私有化等敌对思潮做斗争
  • 张捷:私有化是怎样洗劫国家和国民的
  • 坚决支持中纪委亮剑!——国企违规经营改制领导人将被追责
  • 比“大萧条”还要严重的经济大衰退——东欧私有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