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从人口数量来看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要性

火烧 2012-02-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文章分析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要性,强调资源有限性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指出美国在减排问题上的态度及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探讨公共资源管理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

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或缺的生产和生活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资源的稀缺性、区域性等特征导致了社会的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节约和公平、合理利用资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简单地说,这个星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环境承载力也是有限的。从京都议定书到近期的德班会议都是全球纺织过渡环保排放的努力。然而美国拒绝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期减排协约上签字。  

据香港《文汇报》14日刊文说,在南非德班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谈判会上,美国无理提出苛刻条件,不仅拒绝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期减排协约上签字,还唆使一些国际加入拒签行列,将气候谈判推进“死胡同”。白宫代表傲慢的态度、不顾后果的搅局,引起参会各国代表和环境保护组织的强烈不满。这个世界第一的超级强国也成为德班会议的“过街老鼠”。        

美国有3亿人口,约占全球70亿人口的4.2%,但排放的二氧化碳却超过全球总量的25%;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一,是温室效应的最大“源头”。在南非德班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谈判会上,美国无视190多个国家的期望,无理提出包括“发展中国家必须作与发达国家相同减排承诺”等苛刻条件,不仅拒绝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期减排协约上签字,还唆使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加入拒签行列,将气候谈判推进“死胡同”。美国代表潘兴甚至以不值一提的口吻对记者说:对于联合国提出“订立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协议”,美国的回应是“NO”!  

       美国如今的一次能源消耗总量与中国相当,然而人口比中国小五倍,换句话说,美国人均一次能源消耗是中国人均的五倍。既然搞了这么多,为什么美国政府还拒绝签署减排协议, 究其深层原因,无非就是美国不愿意牺牲本国人民生活方式。试想,如果中国人均一次能源消耗都能够达到目前美国水平,这个世界的环境将会是灾难性的。

同理,社会公共资源与一次能源消耗一个道理,社会公共资源如果不有所制约,而是完全按照私有化方式运作,社会矛盾问题就会突出显现,富裕是相对的,只有贫穷才能反衬出富裕。美国因其国土面积大,资源相对丰富,人口相对较少,社会分配矛盾突出不明显,但还是存在华尔街运动发生,这说明社会矛盾是存在的,也反映出资本主义国家存在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

 从市场经济角度衡量,私有制经济一方面体现出竞争出效益的特性,另一方面也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终极目标,这在经营社会公共资源上存在一定的矛盾,社会公共资源企业一方要求企业产生经济利益之外,更大程度还要求企业肩负社会责任的功能。在这方面,国有企业相比私有企业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就拿电力企业来讲,近年来由于煤炭价格采用市场化运作,煤炭价格从2004年的300多元1吨/原煤,升至目前800多元1吨/原煤。而电价受国家管控,未按市场化运作。电力企业即使零效益也必须要发电。一旦电力企业私有化,电价随行就市,最终经济负担将必然由社会大众承受。

中国人口众多,社会资源有限,基础产业需要公有制经济作为保障,才可以更好的发展经济。同时,这也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的定义。 因此,对于社会公共资源采用何种经营方式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相关文章

  • 刘国光:国有经济在我国的立国之本
  • 深化国企改革要避免误入歧途
  • 我为什么一直痛恨所谓的经济学家
  • 落实习近平三一讲话 清查新自由主义官员
  • 吴敬琏是美国市场经济的忠实信徒
  • 七千万嫁女,团购飞机代步--腾讯凤凰竟为这样的蛀虫辩护
  • 茅于轼获奖与冰岛破产的辩证关系
  • 山西东方机械厂破产真相
  • 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党的中高级干部必须同宣扬私有化等敌对思潮做斗争
  • 张捷:私有化是怎样洗劫国家和国民的
  • 坚决支持中纪委亮剑!——国企违规经营改制领导人将被追责
  • 比“大萧条”还要严重的经济大衰退——东欧私有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