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关于《临江仙·给丁玲同志》--纪念毛主席诞辰117周年

火烧 2010-12-24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纪念毛主席诞辰117周年,回顾毛泽东赠丁玲《临江仙》的创作背景,讲述丁玲从文小姐到武将军的转变,以及她与毛泽东的深厚情谊与坎坷命运。

《临江仙 给丁玲同志》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时新。
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
阵图开向陇山东。
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这是毛泽东唯一一首赠给作家的词。

丁玲是第一个从国统区来到陕北苏区的美女名作家,在此之前,她已经发表了《莎菲女士的日记》等著名的小说,并且在1933年以前担任左翼作家联盟的党团书记,实际领导。1933年遭国民党特务绑架,囚禁在南京,一度传言被害,鲁迅还曾在文中悼念她。被释放后,丁玲与1936年11月来到陕北保安。当时西安事变还未发生,红军还在陕北钻山沟,几乎天天都要面临打仗。丁玲的到来,无疑是一件盛事,中共中央以罕见的规格接待了她,在欢迎会上,当时在保安的领导人,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都来了,毛泽东是构造语境的大师,明明是在破窑洞里开会,可在毛泽东笔下,“洞中开宴会”,却仿佛是神仙在洞中相聚。欢迎会后,毛泽东问丁玲愿意做什么工作,丁玲回答:“当红军”。对于坐惯亭子间的“文小姐”来说,要求上前线,给毛泽东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因为毛泽东一直强调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红军正需要这样的文化人。

1个月后,随红一军团在前线的丁玲收到毛泽东用电报发来的这首词,用电报写诗词,在中外文学史上恐怕也是一桩奇闻。毛泽东高兴的是丁玲从“文小姐”到“武将军”的变化,更希望的是,一枝能写雄文的“纤笔”可以抵得上“三千毛瑟精兵”。不久,丁玲回到延安,毛泽东又全文抄录了这首词给她。

丁玲在跟毛泽东的交往中,一共拿到了三幅毛泽东的亲笔手迹诗词,其中这首词更是专门为她所做,说起来应该是交情不浅了,然而,丁玲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遭遇却非常坎坷,延安整风时,因《三八节有感》一文差点被打成托派特务,是毛泽东一句话保了她;49年她写出了得到斯大林文学奖的经典大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可是当时的中宣部领导周扬却不准出版,还是江青、艾思奇、萧三等人向中宣部作出保证,才得以出版。50年代又先后被打成“丁陈反党集团”“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主要成员,1958年反右过后就被送到北大荒劳动改造,文化大革命期间更被投入监狱。按照一些人对毛泽东的歪曲理解,凡是毛泽东的亲信,在那个时代都应该春风得意的,可丁玲的命运却一点不支持这个判断。

文革后,丁玲不计个人恩怨,去医院探望刚平反不久的中宣部部长周扬,周扬是当年整丁玲最用力的人物,丁玲去看他时,周扬坐在病床上,却没有丝毫愧疚和歉意,只是喋喋不休的诉说自己在文革中被整的苦处和冤屈。出来后,丁玲对小她十岁的丈夫陈明说道:有的人就是命好,一辈子自己得意,别人落难的时候都是人家活该;自己落难的时候就是冤枉。80年代,因“右倾”而坐了多年牢的丁玲又被当时的主流指责为“左派”,丁玲只好说:我也搞不清楚自己是左是右,我只知道今天说我左的人,就是当年说我右的人。

丁玲晚年,对自己在北大荒的流放生活非常感激,对自己能够贴近普通劳动人民感到非常幸运,始终崇拜毛泽东。后来的一些无聊文人说,丁玲晚年不跟他们一起控诉文革,是丁玲缺乏良知和勇气。这都是什么逻辑呀。就凭她不计个人得失这一点,丁玲就是一个人格高尚的人。

相关文章

  • 董玉振:建国后中国经济发展的艰难历程---看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成就(旧闻)
  • 论毛泽东和民主
  • 清明节售印有毛主席头像冥币惹众怒
  • 毛泽东与新中国的卫生防疫事业
  • 红霞万朵长相忆,浩歌千古酬知己——读毛主席1973年修订赠杨开慧词感想
  • 昆明红歌唱响“三.八节”
  • 文艺路线的复议
  • 黎阳:谁说毛泽东对科学无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观后感之一
  • 失败是检验真理的另一标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毛泽东是中国民主的最伟大推进者
  • 毛泽东提倡良好的文德文风
  • “东方红”上阳光明媚  “东方红”下红歌嘹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