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黎阳:辩证地看美国对胡锦涛的小动作和两面手法

火烧 2006-05-11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分析美国在胡锦涛访美期间的小动作与两面手法,指出其背后意图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强调辩证看待美国策略,提醒中国需保持警惕与斗争意识。

黎阳:辩证地看美国对胡锦涛的小动作和两面手法

    胡主席访美,美国方面小动作不断:又是降低规格,又是放人进场大闹,又是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口误”成“中华民国”。访问刚刚结束,美国立刻宣布允许陈水扁“过境”,对陈水扁“终统”的“惩罚”算是虎头蛇尾,无疾而终。    

    请人来作客,起码一要保证安全,二要以礼相待。王文怡大闹白宫,而且使用了威胁性的语言:“你的日子不多了”,这不仅属于在官方场合当众侮辱国宾,而且属于公开威胁别人生命安全。而如此有敌意有前科的人却仍然被放进了白宫警戒线。如果属于失误,那证明美国政府没有确保自己请来的国宾的安全和尊严的能力;如果属于蓄意,那证明美国政府没有确保自己请来的国宾的安全和尊严的诚意。再把司仪“口误”、公开宣布降低访问规格、允许陈水扁“过境”等等串在一起,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所有这些绝非偶然,就是小动作加两面手法。

    对这一切台湾当局很高兴,觉得松了一口气。有些中国人则愤愤然,觉得是奇耻大辱。有些则把话题引向应该如何临机应对意外事变之类技巧性问题。但这属于枝节性问题。关键的问题在于:美国为什么要搞这些小动作?

    如果反过来假设一下:美国不但不搞小动作,而且热情得异乎寻常,接待得完美无缺,那倒未必是好事。享受过这种待遇的先例倒是有,比如戈尔巴乔夫。人家还得了西方的一大堆奖呢。待遇跟他看齐是好兆头吗?

    美国奉行的是彻底的实用主义。你以为一百六十多亿的定单分量不小了,但人家不屑一顾,因为人家的胃口远远不止这区区一百六十多亿。小动作不断,又捧起了台湾,说明美国人很不高兴,这从反面证明美国没有从胡锦涛的访问中得到最想要得到的最要害的东西:中国的根本利益。对中国人来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老实说,美国的小动作和两面手法未必全是坏事。因为它太露骨了,太明显了。请人来作客,却让人在官方场合当众受辱;刚刚说要“惩罚”陈水扁“终统”,却一转眼就变了卦。这一切的确能当反面教材,打破国内一些“精英”美国迷的白日梦,让他们明白:即使整天一心一意拼命压榨中国人,讨好外国人,对美国搞“不割地的割地,不赔款的赔款,不和亲的和亲”,“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仍然满足不了人家的胃口。人家当年怎么夺得整个美洲,如今就能怎么夺得整个世界。你的那点血汗钱不够人家塞牙缝的。说到底,还是毛泽东的话是真理:“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美国的小动作和两面手法不仅让台湾当局高兴,而且让中国的有识之士也高兴。这看起来似乎有些滑稽,但却符合辩证法。

   (《环球视野》网摘)

相关文章

  • 国贫民穷,已经藏富于何处?
  • 支持工人运动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
  • 高梁:破除比较优势迷信,以自主技术强国
  • 卢麒元:重温老三篇
  • “走回头路”的阶级性
  • 路线是个纲,纲举才能目张
  • 当代中国的理论困惑
  • 卢麒元:论民主发展观
  • 中国改革中“公”与“私”的矛盾
  • 中国真的“国富民穷”吗?
  • 我们唯一的正确出路就在于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 中国核电谜局:自有知识产权被边缘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