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北上广居民呼吸系统异常率上升 PM2.5是元凶

火烧 2013-12-14 00:00:00 时代观察 1032
北上广等地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异常率上升,PM2.5污染被指为主要原因,影响居民健康与户外活动。专家建议佩戴口罩、减少吸烟并避免晨练,以降低健康风险。

  京华时报讯(记者李秋萌)近年来,多个城市遭遇“霾伏”,PM2.5成了损害人们健康的头号“环境元凶”。昨天,记者从中国医师协会、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等主办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国际高峰论坛获悉,3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体检异常率明显上升,逾四成城市居民曾出现过心悸、疲劳等异常症状。

  北京市健康保健协会介绍,一份覆盖全国20个城市、68万人的体检调查结果显示,对比3年前,北京、上海、广州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体检异常率上升明显,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即PM2.5)污染导致,43%的城市居民表示曾出现心悸、疲劳、晕眩、呼吸困难等心血管系统异常症状。

  不仅如此,PM2.5指数还影响心情,在本次抽样调查中发现,PM2.5指数会直接影响一线城市居民户外活动的频率。二线城市居民更关注PM2.5的指数变化,PM2.5指数越高,心情越差。

  解放军309医院心理科医生表示,雾霾天许多市民会选择戴口罩,但这无形中会增加戴口罩者的焦虑感,“重霾天,路上行人多紧锁眉头、快步疾行,户外运动受限制也影响本该愉悦的休闲心情”。

  >>释疑

  PM2.5穿透力强可达肺泡

  专家介绍,空气中颗粒物的大小决定了它们最终在呼吸道中的位置。较大的颗粒物往往会被纤毛和黏液过滤,无法通过鼻子和咽喉。然而,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不但非常容易吸附有毒物质,而且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可直达细支气管甚至肺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进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有研究表明,PM2.5会导致动脉斑块沉积,引发血管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心脏病或其他心肺疾病问题。

  北京市健康保障协

  会会长韩小红表示,PM2.5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工业烟雾空气污染和公共场所吸烟。城市居民在上下班路上、地铁站及人群密集的地方佩戴口罩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次,尽量减少吸烟或者远离吸烟人群,减少二手烟对肺部的侵害。最后,如果早上起来发现雾气较大时,最好放弃晨练。若一定要晨练,建议进行太极拳、慢走等运动量不大、不需要再加深呼吸的活动方式,并且运动过程中一定要戴上口罩。

  (京华时报)

相关文章

  • 中国雾霾治理:无法对外输出污染的文明自救
  • 雾霾大家谈:权贵资本裹挟中国向何处去?
  • 雾霾——新的国难与文明深层次危机
  • 蒋高明推荐:雾霾可能与过度开采地下水有关
  • 向松祚:GDP增长不等于财富增长--必须清除“有毒”的GDP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