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人民币升值破8  喜不足道

火烧 2006-12-29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分析人民币升值破8现象,指出其对国际市场的积极影响及潜在风险,强调人民币作为良币的信誉,同时探讨升值对出口企业及国际竞争格局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破8  喜不足道

刘川 2006-5-16日

发表于2006-5-17日〈羊城晚报〉

2005年5月15日,是人民币汇率史上值得关注最大的心理关口,美元兑人民币为1:7.9982,破 1:8。我们认为,喜不足道,忧亦无妨。经济学有“劣币驱逐良币理论”,也叫格雷欣法则,说的是在一个金银复本位制的时代,成色不良的铸币与成色优良的铸币在市场上同样流通,久而久之,劣币会逐渐占领市场,转为储蓄,而原本流通的良币,会被彻底逐出。人民币若破8不止,升势如破竹,亦可能有此下场。

先说喜不足道。自去年人民币出其不意、主动升值以来,人民币在整个国际市场、国际间主要贸易伙伴中,成为溢利最多的货币,也就是说,在很多国家,人民币成为炎手可热的钱,特别是在三类国家和地区,如华人多、与中国接壤、边贸往来频繁的国家与地区,人民币成为很多民间收藏与增持的货币。这说明,一,人民币信誉良佳,正在成为中国一种特殊的出口的产品。二,人民币向其它国家与地区的跨境流通,不是一种政府行为,而是中国钱有销路,人民币在周边国家与地区,正以最市场化的形式,为不同的人喜爱与欢迎。人民币的升值可以受操纵,但老百姓是不是喜欢,是一种意愿与认同,是不可以操纵的。人民币已为良币。

美国逼人民币升值,是因为国力虽强,国势已衰,美元也无法持盈保泰,美元还是良币,却已非优币。逼升一招,也人为地助中国树立良币形象,一旦有的国家与地区,减持美元储备,转持人民币,认为存中国钱益善,人民币会更具国际性,中国人走到哪儿,都会更方便,就象在国内花钱,不用找来换去,省去许多麻烦。不过,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国际责任增大了,维持人民币信誉的责任更大了。

再说忧亦无妨。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此番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是从胡锦涛主席访美后开始的。与前九个月不同,是次美元对大部分主要货币,包括对欧元、日元、英镑、加拿大元等主要国际货币,以及韩元、新加坡元等亚洲主要货币,都在贬值,说明美元的贬值,不是单一现象,而是美国贸易、财政双赤字引发的又一轮美元危机的开始。这一点很重要,它说明人民币与这些货币齐升,保持新的平衡,除对美国之外,减轻了中国对其它贸易伙伴商品出口的汇率压力。众币齐升,对中国有利。但可能引发这些国家进一步的聒噪:要求人民币再升一步,超出水平线,施压之招接踵而出,忧随之来。

破8是一大心理关口的突破,如果人民币顺势一路做“升哥”,次次升幅超人,忧必大矣。从那个历史性的“7· 21”开始,人民币公告升值2.11%以来,已累计升值3.8%,不少电子、钟表、玩具、纺织、成衣等企业,叫苦不迭,在华南的港商,有不少已在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地设厂,将部分工序或订单转移到更便宜的地方,如果他们对人民币升值忍无可忍,将全部订单落在其它国家,中国的企业只好关门大吉。人民币做为良币的信誉,纵使好过这些国家的货币,也不得不向劣币弯腰,向比较优势低头,向这些币值低的国家捐输订单与工厂,让它们占领国际市场,令自己倒霉。若此景一出,劣币驱逐良币,将在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逐步兑现,岂只堪忧,危在其中矣。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利好。人民币此番升势,若不保持与亚洲主要货币和国际主要货币的同步上升,若一路领跑大势,破8之势强不可收,就不是喜忧参半了,而是忧必大矣。

相关文章

  • 人民币或即将临来一场恶战
  • 卢麒元:人民币汇率趋势及基本应对策略
  • 安生:人民币国际化过程宜缓不宜急
  • 何新先生与环球网荐文,到底谁为人民说话?
  • 黄卫东:从公开课中的“美金”谈起
  • 杨斌:美国攻击中国操纵汇率的舆论战与金融战
  • 张庭宾:“人民币汇率稳定”已成巨大陷阱
  • 何新:从“12连跌”看人民币汇率会贬值的原因
  • 2012年,通货紧缩先生拜访中国
  • 余永定:应暂停出台“人民币国际化”新政策
  • 韩德强:美国为何又拿汇率做文章?
  • 中美来到贸易战边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