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人民日报:别拿“国家资本主义”和中国说事

火烧 2012-05-03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人民日报反驳西方对中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指责,强调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推动国企与民企协调发展,对外资一视同仁,中国市场成为跨国企业投资首选,助力全球经济增长。

 近来,有西方官员和学者争相指责中国推行“国家资本主义”,称中国支持国有企业垄断资源、挤压外资发展空间、进行不公平竞争,要求限制中国国企进行跨国经营。这种言论从根本上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中国实行的不是“国家资本主义”,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种制度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符合当前中国的发展阶段,符合中国老百姓的利益。一方面,国有经济布局完整,运行健康,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成为中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优势;另一方面,民企等非公经济成分大大提高了中国经济活力,中国非公经济发展的条件不断改善。从启动国企股份制改革,到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再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中国改革的思路在逐步深入,成效逐渐显现。中国的市场经济仍处于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国资与民资的关系将更加协调,发展成果更能造福于民。


其次,中国不支持国内企业谋取垄断利益。中国对外资一视同仁。中国政府致力于营造公开、透明、公平的市场和法治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越来越多外资把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设在中国。中国市场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市场”已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首要决定因素。在华美国商会一项调查显示,39%的美国企业认为在华利润率高于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对外贸易与合作方面,中国不刻意追求顺差,中国努力扩大进口,却受到某些国家出口管制的制约。中国在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方面的表现不亚于一些发达国家,甚至更出色。中国在核能、高铁、航天、石化等关键领域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一批民企却被无端拒绝进入某些“自由国家”的某些非敏感行业。


指责中国搞“国家资本主义”、要求限制中国国企,反映了国际上有一部分人仍不愿接受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整体竞争力大幅提升这个事实,企图通过泼冷水、扣帽子、下套子为中国发展设置障碍。但他们忽视了关键一点,那就是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每年以超过20%的贡献率拉动世界经济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内,中国的进口总量将成为世界第一,消费品市场规模将达到5万亿美元,每年对外投资将超过1000亿美元。缺少了“中国动力”,世界经济列车也跑不快。通过炒作“国家资本主义”限制中国发展的做法既害人、又害己,注定是难以得逞的。

相关文章

  • 人民日报的“循序渐进”与打左灯向右转
  • 《人民日报》的前世今生(图文连载14)
  • 自我吹嘘的人民日报该顾及颜面了
  • 再驳人民日报的“稳中求进谋发展”
  • 鸦片战争实录:日本学者笔下的鸦片战争
  • “人民日报”难道也发酒疯?
  • 教一教《人民日报》的评论员如何写好评论
  • 为什么医改这么难?--评医疗改革(上)
  • 雨夹雪:《人民日报》不小心承认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