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保尔森强烈敦促中国更多地开放金融领域

火烧 2008-04-04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保尔森呼吁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领域,鼓励外资银行和证券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他强调更高效资本市场对公民储蓄回报的重要性,并肯定人民币升值趋势,同时表达对人民币自由浮动的期望。

保尔森强烈敦促中国更多地开放金融领域
 英国《金融时报》马利德(Richard McGregor)北京报道

2008年4月3日 星期四
 
美国财长汉克&S226;保尔森(Hank Paulson)昨日承认,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无疑”让中国对金融自由化的好处感到“踌躇”。

保尔森是在北京发表这番讲话的。他在北京会见了包括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中国领导人,为两国间将于今年6月在华盛顿举行的下一轮高层对话做准备。

在会见过程中,保尔森强烈敦促中国更多地开放金融领域,包括允许外资银行和证券公司进一步进入快速增长的银行业和资本市场。
 

然而,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行动一直相当谨慎。他们限制外资银行的作用,而对海外券商的管制更为严格,因为在证券行业,中国本土公司尤为疲弱。

保尔森表示:“毫无疑问,美国市场发生的事情肯定会让中国人感到踌躇。他们也许是过于客气,没有直接说出来。”

保尔森表示,他强调了更有效率的资本市场带来的好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普通公民的储蓄能得到“足够”回报。

他表示,如果没有这些好处,中国人就会继续保持高水平的“预防性储蓄”,经济的发展就会遇到阻碍。

这位美国财长还与新上任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进行了会晤。王岐山将是两国“战略经济对话”的中方负责人。

保尔森称,在执掌美国投资银行高盛(Goldman Sachs)期间,通过与王岐山打交道,两人建立了牢固的互信关系,这将有助于对话的成功。

保尔森对人民币汇率近期的加速升值表示赞许。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升幅折合成年率达到约15%至20%。

保尔森表示:“除非人民币成为市场决定型(自由浮动)货币,否则我永远不会满足。但是,他们现在还没有做好准备。”

在投资问题上,保尔森表示,他承诺会努力保持美国市场的开放。投资是中美双方反复讨论的另一个议题,双方都抱怨彼此的保护主义倾向日益严重。

保尔森称:“这是一个双方都丧失很多信心的领域,需要做更多工作。”

这位美国财长表示,他向中国领导层简要介绍了美国的经济状况,以及银行危机可能导致实体经济信贷枯竭的风险。他说:“美国经济明显滑坡。显然,目前这个季度非常艰难。”

保尔森表示,他向“相应的中国领导人”提到美国对西藏问题的关切,以及需要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中国国内面临的问题。


英国《金融时报》4月1日载文《中国送给美国一份厚礼》,摘要如下:

  美国财长汉克•保尔森(Hank Paulson)周三上午抵达北京时,可能将收到其东道主所认为的一份厚礼——不断走强的人民币汇率即将达到一个新的关键高点。人民币汇率上周五报收 7.017元人民币兑1美元,大有突破7元大关的势头——这是继去年10月下旬人民币加速升值之后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时刻。

  在华盛顿,人民币汇率已成为了测试中国对美国贸易申诉回应态度的“试纸”。在多年来美国政府施加压力之后,中国政府希望保尔森公开对人民币升值表示认可。但分析人士称,华盛顿以双边角度看待这一问题,不仅使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原因有所扭曲,幷且夸大了人民币币值的真正变化。安信证券(Essence Securities)驻北京的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来自美国的压力只是一个较小的因素。很大的原因在于中国国内的通胀压力。”

  在食品价格连续数月大幅上涨之后,中国通胀率在2月份创下8.7%的12年月度高点,因此对中国政府而言,人民币汇率作为一项政策工具已经走向了舞台中央。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高层一直在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必要性方面存在分歧,经济规划部门的反对和出口部门的游说,足以使人民币保持缓慢的升值步伐。

  中国国内的经济学家表示,中国总理一直无力将该问题拖出其长期以来陷入的官僚泥沼,他反而倾向于等待,直到各方在该问题上达成共识。尽管人民币汇率在美国政府的议程上排在首位,但从某些方面来看,对于将最主要注意力集中在维持快速经济增长的中国政府来说,人民币汇率仍然是一个次要问题。对中国政府而言,快速增长的经济反而有助于解决一系列的难题——贫富差距及医疗、教育与社保系统的资金不足。

  新书《中国走向未来》(China Into the Future)的作者之一、咨询师迈克尔•恩赖特(Michael Enright)称:“没有经济增长,其它一切都会的确成为问题。”但目前通胀的幽灵已刺激中国政府在汇率方面采取行动。自2005年中取消人民币盯住美元的做法以来,人民币汇率在30个月内上涨约14%,然后在2008年的头几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以年率约15%至20%的速度加速升值。

  人民币汇率走高,有助于降低大豆等进口商品的成本。在中国,80%的大豆用于饲养生猪。中国通胀的主要驱动因素是食品价格上涨,尤其是主要食用肉猪肉的涨价。人民币升值还有助于抑制膨胀的贸易顺差,而对于中国与其它大型贸易伙伴的关系来说,这也一直是一个政治问题。

  决策者允许人民币升值的动力可能是短期的,因为有迹象显示,中国的总体通胀率可能从年中起开始下降,而贸易顺差也正在见顶。中国最大的投行中金公司(CICC)的哈继铭表示,随着通胀和贸易顺差的缓和,“我预计人民币升值步伐将在今年下半年放缓”。

  不过,尽管保尔森可能会对中国提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赞许有加,但中国的其它贸易伙伴就没什么值得高兴的原因了。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贸易伙伴,欧洲对于双边贸易逆差的规模越来越担忧。今年迄今为止,欧元兑人民币汇率已升值逾3%。在截至上周末的2008年,日元兑人民币汇率上涨逾7%。

相关文章

  • 高盛最后的疯狂
  • 高盛“道德黑幕”震动美国
  • 欧债危机蔓延背后再现高盛“魔影”
  • 欧洲新主人就叫高盛
  • 金融资本时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美国高盛财团“欺诈门”谈起
  • 高盛:欧洲的新主人
  • 郑若麟:金融资本“高盛嫡系”已渗透欧洲?
  • 河清:欧洲的“高盛政府”---全世界都为国际私人银行家买单
  • 海啸后的希望:高盛必将在三年左右倒闭
  • 高盛涉嫌欺诈国内企业真相 忽悠是企业巨亏主因
  • 双面高盛“三屠”我国资本市场
  • 叶檀:向国际投行泄密 就是出卖同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