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回忆起童年时代的几件事

火烧 2011-10-22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记录了童年时期在南京的几件难忘经历,包括与二叔的夜晚迷路、邻居小女孩急救以及生产队社员突发心脏病的救援过程,展现了亲情与生命奇迹的温暖瞬间。

1971年夏天,6岁的我和二叔去南京游玩、并打算暂居在当时我爷爷所在的南京江东门拖拉机厂。当我们从江北农村到达南京的时候,天色已晚;所以就在南京下关惠民桥附近的我二姑奶奶(我爷爷二妹)家暂时住下了。

到了半夜的时候,我一觉醒来发现我二叔不在身边;所以我就一边哭着一边到外面去找我二叔去了。由于当时正值盛夏,所以我和二叔是睡在外面的。由此,我哭着到外面找我二叔的时候,二姑奶奶家的人并没有察觉。当我在大街上找不着我二叔的时候,我哭得更凶了。随后,我突然想起了一个地方——在长江大桥东边的中央门附近有我的一个亲戚居住在那里、也就是我姨奶奶(我奶奶的妹妹)家。白天好像听我二叔说过,要到姨奶奶家去一趟。所以我就以为二叔可能去姨奶奶家了。

由于在上一年我曾经从二姑奶奶家去过姨奶奶家,所以对去姨奶奶家的路还有些模糊的印象。因此,我就凭着这个模糊印象而向着姨奶奶家走去。当时正值夜深人静的时候,路上没什么人了。由于下关地处南京的北端,地势比较偏僻,所以路上几乎没什么路灯。仅有的亮光也就是从远处的长江大桥上映照过来的余光。走着走着,我发现迎面来了两位青年妇女【后来据听她们说是二班(也就是中班)下而途径于此】;她们也发现了我——她们似乎在嘀咕,“这么夜深人静的时刻,这么小的一个孩子怎么会一个人走在这么偏僻的地方呢?又没大人陪着,这到底是咋回事呢?”。紧接着,其中的一位妇女便上前问我,“小朋友,现在已经是后半夜了,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你家大人呢?”。随后,我就将事情的缘由向她们说了一遍。再随后,她们便毫不犹豫的按照我的模糊印象经过几番周折而将我送到了我姨奶奶家。这时已经快天亮了……!

同年冬天,邻居家年仅两岁的小女孩突然得了疾病而生命垂危。身为共产党员和大队妇女主任的我奶奶立即同小女孩母亲抱起小女孩急促奔跑到公路上,随即便拦下一辆朝扬州方向去的南京卡车。卡车司机见状和在极短时间内听她们叙说了大概情况以后便毫不犹豫的迅速下车而积极主动地让他们坐进了驾驶室,随即便飞快地驶向了扬州苏北医院。接下来的情况就是,由于急救及时因而使小女孩幸运地从死神的魔爪中挣脱了。

1974年秋天,我们生产队有一位女社员突发心脏病而生命垂危。一些社员得知情况后便立即用门板将该发病社员抬到公路边,进而招手拦下一辆往西边去的卡车。司机同志问明情况后同样毫不犹豫的急速跳下车快速打开车斗边门,并配合人们将患者抬上了车。随即便飞速驶向了仪征人民医院。到了仪征人民医院之后,司机又积极主动的配合医务人员将患者抬进了急救室。虽然后来那位患者没能最终被抢救过来,但是无论是生产队的社员们、那位司机还是相关医务人员们都在第一时间和其它时间中尽力而为了。

那个时代,人们的灵魂是多么淳朴、心地是多么善良、多么有正义感呀!那个时代的社会治安多好啊!

相关文章

  • 奇异的康菲---中国开放石油开采养肥的恶狼
  • 康菲蓬莱溢油事故已过半年尚无一桩被立案
  • 康菲饥餐中国肉,南方笑饮中国血-评漏油事件
  • 康菲公司目中无人的缘由
  • “底气十足”的美国康菲公司该为“玩欺骗”付出什么代价
  • 应着渤海漏油事件掀起资源国有化政策
  • 决战:CCTV是如何巧妙地为康菲公司免责的?
  • 孙锡良:佩服“康菲公司”,哀叹“中国贱民”!
  • 康菲漏油究竟做了一个怎样无耻的广告?
  • 紫金矿业污染事件与美国康菲渤海钻井平台泄漏事件比较
  • 对康菲的傲慢只能说“抱歉”?
  • 刘仰:微博没有渤海湾? ---只因康菲是外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