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导弹飞——东亚货币的战国时代(一)
让导弹飞
——东亚货币的战国时代(一)
《人民币须从东亚破局之四》
二两 2011-1-28
2010年11月23日下午2时30分,朝鲜人民军炮击延坪岛。
炮弹呼啸的标题新闻以光速在互联网传播,舆论炸了窝。
一些朋友急忙问我的看法,他们知道我在写[人民币须从东亚破局]的系列文章,其中10月27日的开篇[人民币的抗美援朝]、和11月3日的[孤注一掷的韩国政府]文中提到——人民币与朝鲜元的融合,将给韩元造成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李明博在政治上已倒退回卢泰愚时代,经济上则东引欧元做最后一搏,为取悦美国,他总是躲避三八线,又不愿正视大邻居中国,恐怕会被现实伤得更重,弄不好会人财两空。我还在7月26日的 [黄金和石油的扳机在鸡的屁]中说过,东部无战事。
朋友们希望我写点儿什么,来验证自己的判断。我知道不少朋友在做投资,他们其实是希望通过我来证实他们对投资方向的判断。为了不把问题复杂化,我还是回答五个字——东部无战事——在国内一批买办媒体扰乱视听、七嘴八舌的时候,多说两句有什么意义呢?何况延坪岛这几炮及其影响面,一点儿也没超出我文章的预料。
两个多月过去,延坪岛早已被买办媒体们抛到脑后了。现在,他们忙着抓拍奥巴马的笑脸特写,忙着往“中美国”的包装上刷金漆、忙着编纂“这一夜我们都是美国人”的恶心句子。趁着他们恶心自个儿的功夫,我倒要重新谈谈延坪岛,顺便也把[人民币须从东亚破局]的最后一篇——[东亚货币的战国时代]写完。
一、金门“气眼”与延坪“劫材”
2010年11月23日下午2时30分,朝鲜人民军炮击延坪岛。
1958年08月23日下午6时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岛。
相比金门炮击,延坪炮击甚至算不上战争。朝方在延坪岛落下了数十枚炮弹,而金门岛在两小时内的落弹达四万余发,整日落弹超过五万七千发;延坪岛有一名韩国士兵阵亡,13人受伤,而当时金门防卫部三位副司令赵家骧、章杰、吉星文阵亡,司令胡琏、参谋长刘明奎以及正在金门视察的“台国防部长”俞大维负伤……
金门岛与延坪岛相距数千里,两起事件相距52年,二者之间有何联系?
我们还是先回顾一下1965年1月9日毛泽东与美国老朋友斯诺的谈话吧。
斯诺:……主席能否给美国总统也提些建议?
毛泽东:这不好提。美国人的手伸到全世界,我们早已提过要他们收回去一点,他们照例不听。
斯诺:美国军队差不多有一半在外国。看样子,好多在外国的美国军队变成了当地人民的人质。
毛泽东:要走不好,不走也不好,这使美国政府处于困难的境地。要美国撤兵困难,不撤也困难。哪里有点风吹草动,它就要派兵,就这么调来调去。
有的时候我们故意这么一叫,例如打金门几炮,就是因为我们打那么几炮,它觉得第七舰队不够了,把第六舰队开过来一部分,把旧金山的海军也开一部分过来。我们又不打炮了,美国军队来了没事干,又要开回去。
所以美国军队是可以调动的,叫它怎么样它就怎么样。有点像蒋介石的军队,叫它怎样就怎样。
斯诺:美国军队总要有点事干才行。
毛泽东:有事干的。美国垄断资本就要到有些地方去帮反动派的忙,叫它不帮不行,一定要帮,最后它一定要走,像帮助蒋介石一样。过去上海、青岛、天津、唐山、北京都有美军,后来都走了,而且走得很快,我们军队同它还隔好远,它就赶快走。那时英国就很蠢,派军舰到南京去接兵,被我们打着了。问题是中国有这么一个不争气的蒋介石总打败仗,又有强大的解放军。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地方,美国就呆着不走。……
金门与大陆近在咫尺,人民解放军连海南岛这样巨大的岛屿都解放了,为何此时偏偏要留着金门来磨牙呢?过长江的时候,毛主席不是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吗?莫非在金门改了主意?当然不是。
下过围棋的朋友都知道,留有“气眼”,棋才能做活;没有气眼,占有再大的盘面,也是一局死棋,这是常识。而气眼做在哪里,则是水平。
金门,就是国共双方共同的“气眼”,它对应的棋局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也是毛泽东与蒋介石之间的默契——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解放金门,则大陆失去与台湾直接对话的渠道;放弃金门,则台湾失去与大陆直接沟通的平台。解放与放弃的结果都是,台湾与大陆永远分离。
事实上,美元势力一直不遗余力的鼓动、甚至威胁蒋介石放弃金门这些“鸟不拉屎的破岛”,好让台湾从法理上永远切割与祖国大陆的血脉关联,成为永不沉没的“美元航母”。在蒋左右为难的时刻,毛泽东直接上来对话了,只不过对话的工具是炮弹!
据“8·23金门炮战”指挥员叶飞将军回忆,毛泽东曾问他,炮击会不会炸到美国人?(美国军事顾问配备到国民党营一级别) 叶回答,避免不了。毛沉默了很长时间,第二天才一锤定音:照原方案打!毛认定,中国和美国这样的大国较量,没有数万发炮弹的咆哮,不足以提醒美元势力插手中国内务的后果。
10月6日,国防部长彭德怀发布《告台湾同胞书》,阐述政治和谈的意义。果然,蒋介石借炮击事件迅速重组军事山头,修理亲美派阵营,控制舆论导向,重开与中共接触渠道,暂时摆脱了美元的围剿。
52年后的延坪岛炮击,几乎就是金门炮击的翻版。
不同的是,延坪岛此时更像是一个“劫材”,而不是“气眼”。
劫材,打劫的素材,双方利益交换之所。与大陆、台湾相比,朝、韩已是分离的主权国家,三八线就是利益生死线。在它的周遭玩火,很容易将一个普通的劫材变成“生死劫”——李明博就是那个既不敢直面三八线,又频繁在其周遭制造“生死劫”的人。
2010年3月至12月间,韩国在三八线周遭及其延伸海域举行了12次大型军演(含美、韩、日、澳联演),小型军演达40余次。是李总统的钱多得没处扔了吗?
当然不是。一方面,美元用流氓手段逼他挑衅北边的“流氓国家”;另一方面,人民币与朝鲜元的融合,给韩元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韩元的信用中不得不增加更多的军力砝码。李明博坐立不安,只能靠耍枪弄棒来排解焦虑与焦躁。
反观金氏父子,仿佛得了毛泽东的真传。
只几十发炮弹,就将“韩军思密达”打回了原型。
这不,延坪炮击后,华盛顿航母急急赶来,韩军“世宗大王”驱逐舰也加入了游行行列,海陆空三军吼声震天,数千发炮弹把训练场的秃山又剃秃了一遍。朝鲜却并无动作,只传来“对于这样卑劣的军事挑衅,不值得每次都加以应对”的说。
真像毛主席所言,“我们又不打炮了,美国军队来了没事干,又要开回去。”
李明博挨了两记耳光,并不丢人。倚仗美元入邪径,携手同胞归正途。
延坪岛事件已拉开“朝韩直接对话”的序幕。
尽管对话的工具还是以炮弹开始,但从朝韩双方后来的和解表态上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一历史趋势——这使太平洋另一头的美国人则显得十分多余和狼狈。当然,美元势力是不甘心出局的,他们还会试图在三八线周遭以及东亚地区制造更多的劫材,以换取自己更多的利益。
记得2009年底奥巴马访华的时候,送给胡主席一副围棋,其用意众说纷纭。
大多数人的解读是,美国已将中国围了个水泄不通,从西到东所谓“C型包围”,意在给中国施压。一时间,主战派主战,主降派主降。
如果这是奥巴马的用意,我倒很想问问这位非洲裔兄弟,会下围棋吗真的?
C型包围,把对手围得死死,做一大堆劫材,小便宜占尽,可是,您的气眼在哪儿?没气眼的棋,不是死棋么?
李明博及韩国政府的围棋水平,想必在奥巴马之上。
他们应把握炮击的机会——把延坪“劫材”做成“气眼”——朝韩双方最大的气眼,莫过于三八线及其延伸海域,这个气眼对应的棋局,是统一的朝鲜半岛。
三八线逐渐开放必将成为明智的选择,直至最终消亡。因为,当同一个民族在三八线两边的发展接近均衡时,这条人为划定的、阻隔了无数家庭近一个世纪的血线,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
人民币更应把握机会。高丽民族要在三八线两边的发展接近均衡,不可能离开人民币的鼎力支持。我愿重申一遍:
正确的道路是,人民币通过朝鲜,穿越韩国,抵达日本。
人民币贯穿朝鲜半岛的过程,就是朝鲜半岛统一的过程。
这个过程里有威慑、有摩擦、有交换,但极可能,没有大规模流血。
相关文章
- 金正恩靠什么粉碎美韩“北侵野心”
- 朝鲜卫星前的众生相
- 朝美交易,谁输谁赢
- 网友揭秘:“朝鲜出事了”谣言是这样诞生的
- 金正日17年治国路——“按照领袖的思想和意图推动革命和建设”
- 2012,毁灭或重生
- 朝鲜人民所展示的力量,我被深深震撼
- 文锋:从那些被有意或无意歪曲和忽略的朝鲜事实真相说起
- 学者笔谈:朝鲜变局与中国的立场
- 金正恩给李明博“下马威”?
- 叶劲松:资本对朝鲜的攻击及怎样看待朝鲜
- 韩国政府为什么如此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