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震撼考察】陈学明:古巴访问归来谈观感

火烧 2014-05-19 00:00:00 国际纵横 1037
陈学明分享古巴考察见闻,强调古巴社会公平、教育医疗免费、环境优美,展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同时提及古巴坚持公有制与计划经济,体现国家凝聚力与人民生活安定。

  古巴访问归来谈观感之一

  在古巴的数天见闻,有待慢慢回味消化,这里且谈几点深刻印象:

  一、古巴没有太富的人和太穷的人;

  二、古巴没有大贪官,古巴人眼中的腐败行为在我们这里不值一提;

  三、古巴的教育与医疗等完全免费;

  四、古巴的医疗资源十分丰富,连最低层的居委会都有医疗站,古巴派许多医生到委内瑞拉等国家的农村去医病,数年回来政府奖励住房,国家通过输出医疗来换取石油;

  五、古巴的教育是真正公平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国家提供的教育通道,成就自己;

  六、古巴还坚持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主体,古巴也吸引外资,但政府必须控股;

  七、古巴的国有资产老百姓能体会到自己也是有份的,马路上跑的汽车,只要挂的是国有的红牌子,老百姓就可招手让其停下来,坐到空位置上;

  八、古巴社会秩序极好,犯罪率很低;

  九、古巴没有重污染工业,自然环境之好令人难于想象;

  十、古巴人生活没有压力,注重精神上的享受.

  上述十点确实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余的感想容我分别慢慢道来。

  古巴访问归来谈观感之二

  我漫步在哈瓦那革命广场,面对格瓦拉的巨幅画像,觉得实在没有资格也不忍心对这个国家表示这样那样的不满。这个国家能顽强地活下来,而且活到今天这个样子,太不容易了。尽管联合国已通过无数次的决议,要求解除对古巴的封锁与制裁,但美国置若岡闻。苏东剧变使古巴一下子失去了靠山。在这种情况下,古巴还坚持民族自主和社会主义理想。实在难于想像!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柱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我们与古巴人的交谈与交往中,感受到了这种力量的存在。

  古巴访问归来谈观感之三

  在古巴的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不少,但基本上都是旧车,哪辆是西班牙留下的、美国留下的、苏联留下的,古巴人会清楚地告诉你,最好的车也就是中国的奇瑞。在古巴的商店里,除了水果,其他商品一概短缺。古巴许多商品,至今还是配给的,特别是食品,一个人一个月只能配到八个鸡蛋和一只鸡。但我们不能凭这一些就作出判断古巴是个贫困的国家。我们同时也会发现,在古巴的大街小巷很少看到乞讨者和流浪者。一天早上,我与同行的同济大学的丁院长,特地到古巴的居民小区兜了一个多小时,看到的是遛狗的女人、手牵着孩子上学的父母、进行早锻炼的老人。一切是那么安逸。

  不止一个古巴人告诉我们,古巴没有房地产,政府有了钱不是首先建楼堂馆所,而是首先投入教育与医疗。他们要绝对保证毎个古巴小孩有书读,每个有读书潜力的古巴小孩都有机会一直读下去,直至出国留学全部由政府承担。我们来到一个社区的医务室,医务人员告诉我们他们负责整个社区几百个居民的医疗保健,所有开支都由政府拨给。特别令我感兴趣的是,古巴政府为了丰富古巴人民的精神生活,鼓励古巴人晚上到娛乐场所去消遣,而去消遣的费用都可报销。我在古巴这块土地上,所看到的不仅是一些人通常所批评、讥讽的那种社会主义的”劣根性”,更目睹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相关文章

  • 陈学明:西方左翼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启示
  • [左翼外媒]古巴经济改革:有新自由主义特色的社会主义?
  • 越南、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情况报告
  • 古巴逮捕4名来自美国迈阿密恐怖分子
  • 王毅访问古巴会见革命领袖卡斯特罗
  • 美国曾欲利用“古巴推特”颠覆卡斯特罗政府
  • 古巴将对外资开放市场,合资企业可免前8年税务
  • 外媒:美欧政界“接触古巴”呼声渐高
  • 古巴群众工作 开展全民大讨论
  • 古巴美国领导人曼德拉追悼会握手 预示美古关系解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