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博物馆在北京开展 50后现场背出毛泽东语录
知青博物馆在北京开展,50后现场背诵毛主席语录,回顾知青上山下乡历史,展览展出知青生活用品,引发参观者共鸣,展现知青群体对历史的怀念与传承。
展出现场
原标题:知青博物馆进京 50后追捧
本报讯(记者 董鑫)“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昨天,在知青博物馆全国巡展北京展的现场,不少两鬓花白的“50后”仍能流利地背诵出这句在1968年12月22日发表于《人民日报》的“毛主席语录”。为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5周年”、“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与共和国同命运》知青博物馆全国巡展北京展近日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四楼展厅举行。
犁杖、簸箕、木箱、口琴……这些在如今的年轻人看来十分陌生的东西在他们眼里却十分熟悉亲切,这都是曾经的知青主动捐赠给博物馆的。原黑龙江建设兵团的知青李沄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当年赶牛车送电影胶片,因为害怕胶片滑到水里而不让牛喝水,“牛眼瞪得老大,我到现在还记得。”李沄一边说,一边用手撑大眼睛。现场不少参观者都是曾去过黑龙江的知青,虽然未曾相识,但因为有共同的经历,一见面就如同老友相聚,在展厅里指着那些老物件回忆过往。“仿佛回到了过去,再回味一遍当年的日子。”从东城法院退休的张树年也是老知青,他是这次知青展览的志愿者,义务为参观者讲解。
“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来自黑龙江的知青博物馆馆长刘树新这样解释创办博物馆的初衷。据悉,展览将持续到12月26日。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相关文章
- 苦寒过后的快乐记忆--纪念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四十五周年
- 【乌有十年文选】司养眼:文革与中国农村政治的民主化——北方农村文革中的变迁
- 下乡知青——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
- 毛时代如何培养好革命后代?——《记北京下乡知识青年董良翮》
- 电视剧《知青》研讨会纪要
- 马未都:知青
- 知青群体主政中国有哪些优势?
- 从知青队伍中走出四位政治局常委
- 摩罗:《知青》标志着知青一代业已成熟
- 梁晓声,坡底村的5只羊是哪里来的?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