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地震局,与其辟谣不如通报

火烧 2010-02-0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地震局在地震前应发布监测信息和专家分析,而非简单辟谣。强调应将决策权交给人民,提升防震知识普及,实现科学预警与公众判断结合。

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地震局挨骂。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地震局也挨骂。


1975年,成功的预报了辽宁海城地震。

1976年,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级地震,灾后统计超过24万人丧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距离唐山115公里的青龙县,由于实现了地震预防,全县直接死于地震灾害的只有1人。青龙在震中损坏房屋18万间,其中倒塌7300多间。

2008年,汶川大地震,根据网上的信息事前也有预警,地震发生后,很多人悲愤的说“养专家不如养一群癞蛤蟆”。


2009年1月24日10点36分14秒(北京时间),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12.0公里。值得讽刺的是,之前当地地震局刚进行辟谣。


一般大地震前,地震局会接到一些地震预测的报告。但是预报是件很困难的事。

发布呢?要是没地震,引起无谓的调动损失和社会恐慌。

不发布呢?发生地震了,又会造成人员的无辜伤亡。


我觉得,当出现异常现象,社会上有人分析可能地震的时候,地震局不需要进行辟谣,应该做的是发布最近检测的情况报告,众专家的分析,和防震知识。让人民自己去判断是否发生地震。


提一下天气预报,我记得在我小时候的八十年代,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是直接报预测的各省市的天气情况的。进入九十年代后,天气预报变化了形式,之前先是进行了情况分析,有云图,然后在进行预报,这样即使后面的城市具体天气情况预测的不准确,人们根据之前的情况分析也可以自己判断。


记得有次天气情况特殊,大概是可能出现的沙尘暴和是否会到达的云气交汇,是否会有沙尘暴天气,结果不容易做出预测,新闻里也说了气象专家们正在讨论,这样把具体情况向人民介绍了,当地的人自己也可以进行分析。


地震局要做到的是把自己摆在后一个谋士的地位上。

古代统帅养着一群谋士,谋士向统帅(主公)介绍和分析敌情,而做决策的是统帅自己。这样即使出现不利情况,也是统帅自己决策失误,谋士已经把事先的可能情况分析上交了,怎么决断的是统帅自己。


人民是地震局的主人,地震局接受人民的税收,就该做好监测信息整理的工作,当有异常情况的时候即使发布消息,并不一定要做出是否一定会发生地震的预报,把决断权交给人民自己。


自己判断可能地震,做了折腾,没有发生地震,这样不会怪地震局,地震局已经把他知道的监测到的信息和收到预报事先汇报了。


自己判断不会发生地震,照常生活……

相关文章

  • 难忘的一次震情会商
  • 困惑!到底是防灾与建设伟大呢?还是到处救灾与重建伟大呢?
  • 假如洛杉矶在中国:能发布地震预警吗?
  • 唐山大地震时的开滦煤矿:干部最后从煤井里走出来
  • 欲绝当下矿难死,何不回头学唐山
  • 地震预报:国退民进
  • “地震能否预测”之争的幕后故事
  • 中国的地震预报事业源自周恩来总理
  • 漩涡中的地震局
  • 中央未追究责任,地震局在不断退步
  • 地震预测由科学家做,地震预报由政府做
  • 差哪儿啦?--质问地震测报部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