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盘点世界各国有预期未来的状况(英国和美国)

火烧 2022-11-08 00:00:00 经济视点 1026
文章分析英国当前能源价格、大选示威及经济状况,对比美国通胀政策与未来趋势,探讨英国经济前景与薪资通胀问题。

  英国

  今天有一个新闻上了热搜,11月6日,成千上万人参加了在伦敦举行的呼吁举行大选的游行示威活动。报道称,一个工会和社区组织联盟参加了在伦敦市中心举行的“英国破产了”示威活动。示威者要求立即举行大选、就低薪资采取行动并废除“反工会”的就业法。

  我翻了一下英国政府的官方的“能源账单支持情况说明书”。费率是还比较多样,而且已经做过了价格上限,在价格上限中,其中电费34.0便士/千瓦时,天然气费为10.3便士/千瓦时,含增值税

  英国天然气计价按能量算,一立方天然气燃烧相当于10千瓦时。这么算下来,103便士/立方。

  也就是1.03英镑/立方,即便是按照这个数字,8.3579人民币/立方,我瞄了一下我上次缴费的单子,以武汉价格为例:

  一阶梯2.53,二阶梯2.78,三阶梯3.54。

  额……赚英镑花英镑。

  不过英国人放宽心,毕竟英国和德国不一样。

  德国现在要顾虑的是工业会不会迁出,导致德国去工业化。

  英国就没有这个顾虑,毕竟早就去过工业化了,不存在“再去工业化”。

  不过现在英国人就动身搞抗议,实在是早了一点,虽然通货膨胀确实吓人,但是不得不说,如果现在都忍受不了,那2023年的日子可怎么过?

  这并非是我空口白牙,不知道各位看过最近美联储的议息会议鲍威尔的发言了没?

  原话如下:

  记者问:你如何看待市场对你表态得反应?你乐见于大家往好处想吗?

  鲍威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2月的SEP中点阵图可能会指向更高。我们目前非常坚定地认为必须控制通胀回归目标,我们不想犯下做得不够多或者半途而废过早撤回强力紧缩政策的错误。

  记者问:软着陆的路是不是越走越窄了?

  鲍威尔:答:是的……但还是有可能软着陆的,但是很难。随着利率越高且持续高位,路变得越来越窄。

  当美联社记者问问题的时候,鲍威尔的表情是这样的:

  真的,不信你们回去看。

  记者这句“你乐见于大家往好处想吗”,真的让我乐了。

  是啊,要往好处想。

  而且鲍威尔还说了这样的话:

  有关就业市场与薪资通胀

  鲍威尔答:没有出现薪资通胀螺旋,但是一旦出现了,你就麻烦了。目前就业市场依然强劲,恢复供需平衡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鲍威尔个憨批当年说什么来着?什么通胀是短暂的,什么软着陆。

  现在怎么说来着?

  “没有出现薪资通胀螺旋

  我劝鲍威尔还是少点乌鸦嘴吧,虽然工资通胀螺旋我很早就跟大家打招呼了。

  当然我要说的不是美国,而是英国。

  美联储已经打定主意了,要保持相当时间的高利率,并且力图让利率走在通胀之上。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未来CPI哪怕降下来了,比如说CPI为5%,那利率也得在5%以上。

  所以未来泡泡会戳破一堆,哪的泡泡最多?

  金融。

  金融也分三六九等,你觉得美帝的金融公司会出事?

  那你应该多看看伦敦。

  现在利率这么高。

  很可能有5%的无风险利率,杰弗里·萨克斯说不行就上6%,再持续时间长一点,比如说来个两三年。

  干爆一切投资理财,别跟我说你那金融公司收益率多高,看到现在这利率了么?

  英国去工业化后,伦敦金融城已经算是英国的一个大宝贝了,我看这大宝贝是要出事。

  今天我看卫报现在不还有闲心去扒拉苏纳克么。

  说苏纳克的老丈人的公司infosys的创始人,infosys还在俄罗斯营业呢,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爷不可忍。

  说英国情况不好吧,这不还要闲心思去关注俄罗斯么。

  都有闲心关注俄罗斯,这说明什么?

  说明英国远没有到危机的时候。

  北爱还没丢,苏格兰现在还是英国一部分。伦敦金融城还没有大批的公司倒闭。

  所以英国现在还是留点力气吧。

  未来上街的机会多的是。

  美利坚

  美利坚最近的统计学魔法挺厉害的。

  比如说鲍威尔所说的“目前就业市场依然强劲”,那么就业市场是否依然强劲呢?

  这里面出现了一个量子力学问题:

  已知就业市场很强劲。按道理说经济应该很好。

  已知道经济很好,那么各大公司应该赶紧扩大招人。

  现在各大公司在干什么?

  裁员,大裁员。

  拜登一边嚷嚷着“好日子还在前头”,一边各大公司裁员,我相信只有一个是真的。

  之前就提到过美国统计学魔法,今天回过头再看一下,呵好家伙,还在呢。

  先说就业,打开美国劳工统计局,进入这个页面。

  为了方便小伙伴进行验证,我还特别给你指出了路径,别点错了。

  拉下来,下面有两个数据:

  Full-time workers,全职

  Part-time workers,兼职

  其中全职里面,从6月份开始算,其中:

  6月为:132,648

  7月为:132,577

  8月为:132,335

  9月为:132,661

  10月为:132,228

  不是说好了非农就业节节升高么?怎么全职里面,10月份的数据还不如6月?

  美利坚的非农就业统计,有两个:

  调查方式有两个,一个企业调查,这个调查是劳工统计局与州政府的就业安全机构合作汇编,通过调查38万个非农业机构提供非农业部门的就业情况,平均每个小时的工作和总小时数。

  二是家庭调查,先让美国普查局以抽样所得的6万家庭作为调查对象,然后让劳工统计局统计出失业率。

  本来企业调查和家庭调查是一定比例的,但是自3月份后,美国突然大幅度调整了比例,大大拉高了企业调查的比例,降低了家庭调查的比例。

  这么一调换,结果是什么?

  简单,企业调查,如我上面所说,它只调查“工作”,而不调查“人”。

  调查工作有什么问题呢?

  因为一个人可以打好几分工。这在美国也是稀松平常事。

  比如说一个人打三份工,那么做数据的时候,算成“三个工作”。

  但是家庭调查就不行,家庭调查就是调查人了。

  我们来举个例子,当有10万人参加工作,其中3万人每天打2分工,请问那么一共多少工作?

  要是家庭调查那就是10万份工作。

  如果企业调查,那就不一样,10万人里面,7万人是一个人一份工作的,算7万份工作,其中3万人有2份工作,算成6万份。

  所以一共是7+6=13万份工作。

  人家造假了没有?所有的数字都是真的。

  所以你说这统计学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