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浅议刘晓明大使BBC采访:霸权语境下的谨慎

火烧 2012-01-30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分析刘晓明大使BBC采访,探讨西方话语体系下中国共产党的定位,指出‘执政党’一词的意识形态渗透,强调中国应坚持自身政治体制,而非迎合西方语境。

浅议刘晓明大使BBC采访:霸权语境下的谨慎

BBC采访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引来海外颠覆派一片亢奋、雀跃,直指刘大使羞于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性质,足以见中国共产党知道自己国内外不得人心,云云。并难掩兴奋的预测这是中国将改弦易辙的信号。

海外民运轮子等媒体,造谣成性。可以肯定,十有八九,这次又是断章取义。于是去找了刘晓明大使接受BBC采访的视频,果然,唯恐中国不乱的势力,又选择性失明了。

凭心而论,刘晓明大使的回答是比较得体的。其中有些规避、有些太极,未必是刘大使本意,实乃话语环境所逼。

生活在西方的人,都会知道:公开场合,不能赞扬共产主义。 比如在美国,这条法律至今没被取消。

站在西方话语平台,自然要考虑西方听众的感受。就如奥巴马到中国来,公开采访,奥巴马也不会说出过于意识形态的话,他也要顾及中国听众的感受。 更何况共产主义在西方被妖魔化了近百年了,民众被洗脑的听到共产主义就会跟魔鬼连在一起。

但从刘大使的采访,却也看出了一个问题,被“资本主义语境”潜移默化久了,自然而然的,不仅刘大使,似乎所有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们,也开始接受和使用一个词了 --- “ruling party”(执政党)。

把中国共产党说成是“ruling party”,个人认为,这是意识形态渗透最成功的一个案例。

ruling party一词,是西方政治体系的语言,是欧美的议会、民主选举制度的产物。 因为在欧美的宪法中,他们不会把任何一个具体政党写进去,因此才有ruling party,来定义获得选举胜利的那个党。

如果中国共产党也自称是“rulng party”了,而且不加任何清晰确切的解释, 等于把自己置于欧美民主政治体制下,而中国自己又根本不是欧美那样的政治体制,白白的授人以柄,惹来无休止的诟病 --- 凭什么中国共产党要把自己写进宪法? 凭什么不让人民选择政党? 等等。

其实,中国共产党应该勇敢的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政治体制,而不是自我矮化的去解释,去把自己的“脚”,放进西方的“鞋”里。

中国的政治体制,是没有ruling party (执政党), 但是有ruling class(执政阶级---工农联盟)。

西方人能听懂。因为西方也有ruling class,但只占人口的1%。 中国的ruling class,占人口的95%。 选票民主的虚伪之一:不是统治阶级的99%的民众,可以选出一个执政党,但并不能因此就把自己变成统治阶级了。

中国和西方不同。 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路,是95%的劳苦大众翻身解放之路,这是中国存在一个庞大的ruling class的来历,这个ruling class,需要弄几个党来争一下谁做ruling party吗?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表明,不需要去选一个ruling party, 而只需要一个无产阶级组成的先锋队来代表自己、来领导国家,因此,保持这个先锋队的无产阶级属性和纯洁性,才是共产党是否合法的根本!

不仅仅是共产党8千万党员,95%的中国人民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不管面对什么样的现实,都应坚定工农联盟及同盟军是“执政阶级”的信念,唯有此才能看清,我们这样的政治体制,最根本的民主民生等保障,是需要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是否应该把“资本家可以入党”从党章中拿掉? 如若不然,如何保持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本色?


2012. 01. 26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