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讲座笔记:当代中国毛泽东研究简介

火烧 2009-04-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36
本文探讨当代中国毛泽东研究的不同视角,包括自由主义、新左派与官方意识形态的立场,分析毛泽东思想在当下社会的回响与争议。

按:这是一次带有“批评乌有之乡性质”的、研究毛泽东的讲座后,作者写的讲座笔记。尽管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乌有之乡网站的观点,但可以看看研究毛泽东的这类学者是怎么看待毛泽东和“毛泽东热”的。

                     当代中国的毛泽东研究

                           ——预设,观点与逻辑

按:这是我在人民大学听了一场讲座后整理的笔记。有些内容,没来得及记。另外,有些内容可能有所出入,文责自负。

一、为什么研究毛泽东?

主要是为了从毛泽东的思想中寻找思想资源回应当下社会出现的问题。

方法:摆脱过去那种不讲理的泛道德化的非毛阴影,探索毛泽东发动多次政治运动的动机,条件以及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二、毛泽东研究的政治生态图

   

   

   

   

A  历史主义学派  

   

   

   

B  自由主义学派  

   

   

        E           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C  新左派  

   

   

   

D   亚意识形态(民间)  

首先,官方在对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指导思想的地位的态度有所变化。十七大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其次,自由主义学派认为毛泽东思想是邪教。民间则认为毛泽东思想是正教,新左派的认识与民间趋同。  

三、自由主义的认识  

认为毛泽东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信仰体系上的乌托邦主义;第二,政治上个人独裁,第三,心理方面的自恋,孤傲;第四,由前面三个方面综合决定形成的政治人治格局。他们的方法论是经验性的直观判断。其中又分为激进派和温和派。激进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子凌。主张全面否定毛泽东。把他描绘成一个阴谋权术家,一个暴君。温和派的代表人物有王力雄,高华等,他们比较关注毛泽东问题的性质以及形成原因。主张如下:首先,毛泽东身上存在一个乌托邦的悖论:毛泽东亲身鼓励群众打碎其建立的党政系统(大民主),同时毛泽东又独裁专制。这两个方面互为矛盾,却又同时存在。毛泽东把人民看得很重,但是他忽略了一点,不能以人民的名义发动那么多的运动,造成了一些悲剧,须知道真实的“人民”其实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其次,毛泽东有教皇情节。毛泽东面临着激发中国民族主义情感以及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的任务,他希望采用一种不流血的手段,占有人民的灵魂,相信道德教化的力量,但现实却与他的理想相悖,遇到了导师的困境。毛泽东是一个唯意志主义者,他的晚年非常矛盾。《水浒》是毛泽东的政治圣经。他的一生都在践行着替天行道,讲平等,均贫富的政治伦理。具有造反精神,以及提倡调查研究和战术灵活都非常像水浒中的英雄。  

四、新左派的认识  

新左派中也分为激进派和温和派。激进派可称为民粹主义。主张全面回归毛泽东思想。属于两个凡是派。这些人有这样一个心理问题:越是真诚的信仰,越是无私的投入,可能会是越来越不宽容。(注:这点笔者也有所感受,也去过乌有之乡,能明显看到很多朋友那种对现实的愤怒抑或无奈。当然了,也可认为是失落)。温和派的学者具有现代西方的教育背景,代表人物如汪晖,崔之元等)他们认为新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对全球化的批判是有道理的(商品吞噬人性,社会伦理价值流失,贫富分化严重)。他们并不绝对排斥改革开放。认为毛泽东思想是具有超前性的,现在应该用毛泽东思想中的精神来解决社会中出现的问题。正视文革的正面的价值,与总结教训。

五、历史主义学派的认识  

这些人都是历史学家,如杨奎松,沈志华等。他们注重第一手的档案,强调史料的证明价值。其缺陷可能是只能从当时的社会环境考虑一个问题,就事论事,视野狭窄,不能从大历史的角度评价毛泽东。

注:这位老师说文革中将人打死的多是保皇派。造反派则多是理想主义者。有时不免为了维护毛主席有极端行为,但是动机是纯洁的。毛泽东热还会继续下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