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风华正茂

李北方:归来兮,青年!

火烧 2014-04-22 00:00:00 风华正茂 1025
文章围绕青年精神回归展开,强调青年在时代变革中的重要性,结合五四运动与当代青年责任,呼吁青年担当使命,激发创造力,呼应国家发展需求。

  人类的历史事件在实践中出现以前,经常是在灵魂深处首先宣告的。而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是青年人。

  —罗曼·罗兰

  今年是“五四”爱国运动95周年,近代以来,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

  关于“青年”这一概念的现代缘起,一种说法是这样的:1880年,一个日本传教士从唐朝诗人张九龄句“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中取“青云之志”的含义,率先把英文Young Man翻译为“青年”。之后,这个原本用来指代不特定年龄段的词有了特定的含义。

  这个含义是两方面的,既包括年龄层面,也包括文化层面。在实际运用中,青年更多地从后者的意义上被使用。青年现象作为一个现代的文化建构的理念,指的是一种与未来相关的态度,一种对统治性的体制和思想霸权的批判性态度。

  新的思想创造了青年,青年创造了新的时代。近现代的波澜壮阔的革新,要归功于青年;20世纪突飞猛进的进步,光荣属于青年。

  但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自从冷战结束,历史被宣告终结,全世界趋向保守主义,另外,在一段时期内,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运行比较顺畅,繁荣得以维持。在这种形势下,西方出现了青年现象的退潮,表现为批判能力的下降,青年人安于现状。

  但是,历史并没有终结,政治经济格局的不均衡日益加剧,正在制造越来越多的矛盾,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现实呼唤青年精神的回归,无论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还是对历史使命的担当,希望还在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现在,有一部分青年听到了时代的召唤,开始行动了,但他们还不够成熟,还在摸索;而有的青年还在沉寂,还在彷徨中逃避,还在满足中流连。

  今天,我们谈论青年精神的回归,还不是对一个现象的概括,而是对一种趋势的感知和期待。

相关文章

  • 李北方:超越多极世界
  • 李北方:致命的自负与致命的失败
  • “孙子的孙子”真的要出马列主义了!
  • 一个大学青年教师对毛主席看法的改变历程
  • 李北方:普世主义的终结
  • 中俄青年政治信仰比较及其当代启示
  • 李北方:赵本山的两个图腾——权力和资本
  • 李北方:为了任志强们的"乡愁",再造特权阶层?
  • 李北方:世界工厂怎么当
  • 李北方:明晰产权如何毁灭农村集体经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