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教育到底对不对!

火烧 2011-02-0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从语文、数学、历史等多个方面反思中国教育现状,批评应试教育对思维的限制,强调教育应注重实际应用与思维培养,而非死记硬背。

说道教育,很多人都会皱起眉头,尤其是中国的教育更是糟糕的无话可说,下面就让我来帮大家发泄一下这多年来的苦闷。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上面讲述的是,韩寒的一篇小说被学生们用来做阅读理解,其中有一条就是“文章中写道:‘我看见前面有个水果摊,就去买了几个苹果。’请分析一下这句话的用意。”有很多同学揣测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这句话的联系,可都说看不懂不明白。其实韩寒想要表达的只是“我想吃苹果”而已。因此,这道题几乎没有人会做。当然,做出来的同学语文平时肯定不及格!  

据我所知,韩寒也做了这篇文章,而且也只对了一道。可见这种教育多么扭曲人的思想。  

我还一直纳闷呢?为什么中国的语文喜欢把别人的文章一字字加以拆解并强行加上别人或出题人的看法,当学生提出不同观点时,会有人说错,况且选择的文章基本上是上个世纪就死了的人或者更早,这简直就是死无对证吗!  

中国的数学也更让人痛心,就我个人觉得,数学这门功课只学到初2就够了,意思是说:我季枫涛个人觉得。  

其实我小时候曾经也想过当个科学家,可不幸的是,随着时光的推移,这个梦想就改变了。当我发现这些高科技领域没有我的容身之处时,我觉得高中数学实在太浪费了。因该说对于百分之八十的人来说,这个部分的学习是为了四五年后更快的忘记。  

我在这里不是说高中数学因该取消,如果浪费就取消那就只剩下体育课了。而我只是觉得它占的比例太大重要性过分突出,因而形成了一种“得数学得天下”的现象。  

还有,中国数学学习有个宗旨,就是不断地对试卷的题目进行孰能生巧反复操练。难道这样也能锻炼所谓的思维能力吗?反正我是不能。再说了我也没看出那些侦探刑警的数学有多好!  

还有历史,其实我们并不用知道某某某在几几年几月几号发生了什么事,而只要知道这件事发生的过程和结局,并从中吸取教训。  

在学校里老师都会赞扬成绩好的同学,所以便有了优等生和差等生。但可能随着年龄的长大到了社会上后,优等生知道二氧化碳在零下几度变成干冰,而差等生只知道在零下百来度变成干冰。再说了,你总不能在社会上和人家说:“你这算什么,有本事我们比成绩!”所以现在的教育已经发展到,在学校里学习的所谓的思想品德和学生真正的思想品德完全没有关系的地步了。  

虽然我们现在接受着这种不想接受的教育方式,但是我们必须记住,只有今天努力地适应它,才会有明天跟好地改变他!  

相关文章

  • 也谈“央行独立”(旧文重发)
  • 一80末青年的实践调查笔录——记敦煌市一国企倒闭的前后及感想
  • 我们为什么空虚——写给我们80后、90后这一代
  • “反腐必反体制”是终极邪恶理论
  • 徘徊在生存智慧与理想主义之间——80后的精神状况
  • 青年节里说青年人的幸福
  • 雨夹雪:80后、90后青年为什么不幸福?(旧文,修改稿)
  • 一个八〇后:对“彻底革命派”的批判
  • 90后心中的毛岸英
  • 大学生民工调查
  • 忠言:啃老不是“啃老族”的耻辱!
  • 二十三画生:90后谈党风问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