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立陶宛“社会主义人民阵线”谈苏联垮台:不止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的背叛

火烧 2017-09-07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分析苏联解体深层原因,强调非仅戈尔巴乔夫背叛,而是长期修正主义与官僚主义导致。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探讨十月革命历史经验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前任务。

  我们是国际红色通讯,微信号:red-news

  This is International Red Newsletter.

  2017年8月,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十月革命100周年”在列宁格勒举行。立陶宛社会主义人民阵线(Socialist People’s Front of Lithuania)给会议提交了一份报告,题为《十月革命的历史经验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当前任务》。内容主要包括:十月革命与立陶宛、苏联的资本主义复辟(赫鲁晓夫以来)、当今的形势与任务。

  我们之前已经翻译并发布了第一部分《十月革命与立陶宛》(戳蓝字可以阅读)。以下是第二部分:

  立陶宛社会主义人民阵线的报告(二)  

  然而在20世纪末,苏联和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瓦解了,全球性的反革命随着“国际共产主义立场的失败”而到来,从而开启了“最黑暗反动的时代”的大门。早在1926年,斯大林就曾预见到苏维埃政权失败导致的这种结果。

  关于苏联瓦解的问题,被我们看作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重大的理论问题之一。正确地解答这一问题,被认为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复兴的条件。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个很少被触及的问题,关于它的讨论经常局限于对戈尔巴乔夫背叛行为的声讨。  

  要认识到,这场反革命不仅仅是苏共领导层的阴谋和背叛,更是一个长期进程的结果。要提到的是,赫鲁晓夫和苏共二十大是“结束的开始”。然而,这些趋势不是从天而降的,它们在斯大林主义时期就已经成熟了。

  马克思阐述说,“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直到在共产主义中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列宁强调说,“在资本主义统治被推翻后”,“在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阶级斗争并没有“消失”,而是改变了它的形式,甚至变得更加尖锐。

  遗憾的是,苏共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中详细论述的这些真理。在二十大尤其是二十二大之后,苏共走上了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道路。他们放弃无产阶级专政,搞去斯大林化,实行“和平共处”原则,企图用资本主义的方法解决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而在实践上破坏中央计划体制和民主集中制,并使官僚阶层受益。

  正是共产党内部生长出来的特权官僚——“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获胜的反革命的社会基础。列宁预见到了官僚主义的危险。在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起草纲领时,他提出要用“全体劳动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办法,来同官僚主义作斗争。

  这场斗争的前提是苏维埃政权。在一开始,确定了构成“自下而上”的地方和中央的国家机器的主要细胞,不是地区单位,而是生产单位(工厂和其他工作场所)。1936年苏联宪法通过后,“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的真正统治形式,变成了一个空壳。

  尽管如此,斯大林还是正确地指出,社会主义就像资本主义一样,“有着反映经济发展进程的客观规律”。在这些规律之中,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规律,给计划机构提供了正确计划社会生产的可能。但是,这种可能并不一定代表着现实。

  如何把这个可能变为现实,如何保存统治机器“自下而上”的结构,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问题。这些问题与苏联瓦解的总问题是相关的。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可以与马克思、恩格斯从巴黎公社得出的经验相提并论。对于今后创造新的社会主义,它们有着决定性的政治意义。

  来源:立陶宛社会主义人民阵线

  翻译:mud cake

  转载请附带二维码▼

相关文章

  • 当我们谈论女权时,不如看看一百年前的十月革命
  • 萧竹|十月革命百年反思:社会主义最薄弱的基础
  • 十月革命:历史真相的诉说
  • 只有共产主义能救人类救世界——纪念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一百周年
  • 张全景: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全文)
  • 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史上一部伟大的政治艺术珍品
  • 吴恩远:普京为什么要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
  • 走向光明的革命——论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及其影响
  • 郭松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俄罗斯——俄罗斯纪行之五
  • 郭松民:为什么只有苏联才能让俄罗斯光彩夺目——俄罗斯纪行之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