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精神让生活永远快乐

火烧 2014-08-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强调精神传承的重要性,指出物质财富无法替代精神价值,金钱可能腐蚀心灵,唯有精神能带来持久的快乐与幸福,呼吁父母注重精神传承而非仅留下物质遗产。

  过去,在我们豫北老家,人们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常说:没有苦哪儿有甜。意思是不吃苦不受累,好日子是不会有的。如今,说这样话的人越来越少。父母为子女留下了财富,使他们从接触社会的那天起,就不再为吃穿住行发愁担心。我们苦苦奋斗,而后为子女留下财富本身不是坏事,可怕的是我们留下的财富只有物质的效能而没有精神的内涵。我们的艰辛史,我们的创业史,我们的奋斗史,这些东西更应该传承下来,让子女们铭记心中,时时刻刻鼓励自己,激励自己。

  有人说:金钱让人丧失了精神。我认为是这样。过去人们说饥饿生盗心,温饱思淫欲。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这是真正的铁的事实。

  金钱不是坏东西,有时却腐蚀人的心灵,抹杀人的个性和创造力。我们的祖先为什么一次次的发展自己,推动和创造社会的进步,其最根本的一条是,生活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富有,促使他们不停的改变自己,不停的奋斗与拼搏,把一次次的挫折与失败,化作一次次的再行动,苦苦的、毫不妥协的、一次次努力,踏踏实实的辛勤劳动,才繁荣了时代,造福了子孙。所以,留给子女财富不如留给子女一种精神。金钱是有价值的,而精神却是无价的;金钱是会改变的,是会贬值的,而精神是不会改变的,是会增值的。

  关爱子女单靠物质与财富是伤害他们,葬送他们。精神上的传承会让他们一辈子受益。

  金钱维持的是生活的暂时繁荣,精神却让生活永远快乐幸福。朋友们,请不要怀疑,相信吧。

  ------写于2010年7月5日

相关文章

  • 单向度的中国青年:金钱权力与伪深刻够精明
  • 西方民主与金钱政治
  • 该不该向精神污染宣战
  • 欧债危机是经济危机,更是精神危机
  • 世界杯的经济意义
  • 美学者:美国民主已经死亡?
  • 白日做梦与傻乐主义
  • 富人治村:"变态"的金钱政治和寡头政治
  • 梁柱:发扬五四精神,继承毛周的共同道路
  • 在一本旧书上——今天不可想象的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