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苏文洋:亲民秀为何演的不像?

火烧 2014-03-05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探讨亲民秀为何常被质疑,指出其并非单纯技术问题,而是缺乏真心与群众连接。强调官员需以本色出演,真正融入群众,才能获得认可。

  本周二,京城某报有一篇评论,题为《亲民秀遭质疑是因水平不高》。文章的由头是最近《宁夏日报》头版刊登三位官员扫雪的照片被质疑“中间书记的推铲是被战士推着走的”、去年底郑州电视台记者报道“地铁偶遇书记”被质疑是安排的,作者的结论是:人人都可以“评一句”的时代,“亲民”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活,官员如果想做“亲民秀”,就要预想到公众的挑剔目光,更要忌讳在媒体上公然使用“通讯员”拍摄的照片,而展现诚意是打通一切关隘的钥匙。知乎此,才不会觉得那些质疑声是找茬,才能有更高质量的“亲民秀”上演。

  “亲民秀”是一个技术活吗?失败的“亲民秀”是因为技术水平低吗?从最近一个时期各级领导的“亲民秀”动作上看,除了吃饭、坐车、扫雪,似乎也没有更加高难度动作的“亲民秀”。显然,那些遭到质疑或失败的“亲民秀”,问题不是出在技术层面。

  “亲民秀”固然是表演,需要有一些技术或技巧成分,但终归不是舞台上影视演员的那种表演,不需要“演谁像谁”,而只需要演好自己就行了,也就是“本色演员”的表演便足够了。官员身边有秘书或秘书班子,或是智囊人士,这些人大都担当不起导演的角色,或是自身能力不足,或是不敢向领导建言献策。因此,官员要想在“亲民秀”上让观众喝彩,就需要自己用一点心,拿出自己的真心。

  上演“亲民秀”,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比如说,这场秀准备上演之前,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演,演给谁看的?有的官员头脑里光想着给上级领导看,或是给记者拍片子用,就容易忽略了自然、大方的“本色”要求。这样的镜头,上级领导看过之后,一般不会当面指出不足,哈哈一笑而已。民众往往是认真的观众,当然不会满意那种虚假的表演。要让民众认可“亲民秀”,官员要打心里知道自己来自人民,就像我们过去常说的“普通一兵”、“普通劳动者”、“普通的人”,一句话,与人民群众真正打成一片,成为人民群众当中的一员。

  鲁迅说过,水管里流出的是水,血管里流出的是血。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后来的解放军,官兵都称自己是“人民的子弟兵”、“工农的子弟兵”。我看到一些回忆录,讲共产党的干部和群众的血肉情谊,讲军民鱼水情谊。那个年代,为了夺取政权,为了成为执政党,绝对不能脱离老百姓,绝对不能搞坏党群关系、军民关系。否则,不要说自己掌权,连性命可能都保不住了。那时的外部环境有巨大的压力,不管是不是“亲民秀”,反正是从思想认识上懂得必须走“亲民路线”的道理。那时最大的“亲民”是“打土豪分田地”,一寸土地都不带走也带不走,干脆都分给乡亲们。那真正是血肉相连的关系,鲜血流淌在一起。

  今天的官员,要做到像革命前辈那样“亲民”,从动力上说已经不足了。偶尔“亲民秀”,也往往演砸了,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技术水平不高。我们的官员只有真正从思想认识上提高到老百姓是衣食父母的程度,说话办事才能让老百姓感到是自己人,“秀”的和看的都不见“外”。

相关文章

  • 梁柱:严明纪律是从严治党的重要前提
  • 群众路线与昆明3•01恐怖事件及其它
  • 浅议贫困地区党员干部如何为民务实清廉
  • 习近平问“地沟油哪去了?”折射出群众路线的真谛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走进人民的内心
  • 李慎明:和珅篡改不了春秋汉奸史
  • 群众路线彻底终结湘西数百年匪患
  • 马也:何来“顶层设计”?
  • 毛泽东的群众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案例
  • 求是: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苏联亡党亡国的启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