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王震同志临终遗言谈及毛泽东

火烧 2013-06-27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王震临终遗言提及毛泽东改革思想,包括红军改革、巴黎公社经验及社会主义建设,强调按劳分配与防止两级分化,反映其对毛泽东政策的深度理解与评价。

  王震同志是老一代革命家,近期出版的《王震传》中透露了王震临终时的留言,现将有关涉及毛泽东的部分摘录,供大家参考。

  王震同志于1993年3月12日在广州逝世。

  1992年底,王震两次与特地从北京赶来的邓力群同志作了较长时间的谈话。1993年2月3日,王震与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卫建林谈了很久。卫建林回到北京后整理并寄发广州,王震又作了补充,并交代把前几次谈话整理到一起发出。江泽民总书记对此十分重视,指示中央常委传阅后交中央文献研究室存档。

  王震在的这几次谈话涉及内容很广泛,主要有:

  1、中华民族要兴旺。从孙中山到毛泽东,适应了这个要求。

  2、毛泽东倡导改革。红军时支部建在连上,成立士兵委员会,是军队的改革。供给制到薪金制是改革,两参一改三结合也是改革。

  3、毛泽东主张干部的工资不要太高,干部要参加劳动,密切联系群众,接受群众的监督,想用这些办法缩小差别,防止官僚主义和产生新的剥削阶级。1955年搞军衔,有人主张高工资,差别二十来倍。当时,我任全军薪金改革小组组长,我主张工资差别不能太大,彭老总、贺老总很赞成。

  4、毛主席非常重视巴黎公社经验。巴黎公社最主要的经验,是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其中还有收入差别太大。我们不能搞绝对平均主义,要按劳分配。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对的,但绝对不能搞两级分化。邓小平反复强调这个问题。两级分化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就变了,就必然会有人造反,有人闹事,12亿人口的大国就混乱不堪。

  5、毛主席绝对不保守,绝对不闭关锁国。解放初,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在政治、军事、经济上封锁我们,扼杀我们,不让我们开放。我们只能向苏联一边倒。后来,赫鲁晓夫变了脸,美苏联合封锁,扼杀我们。我们只有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条路。日子苦啊。毛主席高瞻远瞩,决定搞乒乓外交,许多国家纷纷与我们建交,我们重返联合国。这是我们后来改革开放的根本条件和基础。

  6、新中国成立的17年,尽管工作中也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是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是举世公认的,对几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这么长时间艰苦努力得来的成果估计不足是不对的,企图全盘否定更是错误的。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顶着“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生产建设也是发展的。

  7、毛主席比我们早看50年(王震遗言)。毛泽东主席逝世以后,许多右派和一些不是右派的党内人士都指责毛泽东主席说,他在建国后听不进别人意见了,开始一意孤行了,事实真的这样吗?认为这是确切的事实,但我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和看待这个问题的。

相关文章

  •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思想与实践
  • 贴身警卫张耀祠:在毛泽东身边的日子
  • 毛泽东大传 (第三卷 战地黄花)第49--58章
  • 毛泽东专机亮相民航博物馆 市民凭身份证免费参观
  • “毛泽东思想研究协同创新”研讨会在京举行
  • 文明的悖论——从评价毛泽东看社会价值观选择
  • 毛泽东大传(第三卷 战地黄花) 第45--48章
  • 张亦民最新雄文:毛泽东与朝鲜战争
  • 【乌有十年文选】龚忠武:毛泽东晚年还打了越战
  • 毛泽东大传(第三卷 战地黄花) 第42--44章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