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中国姓涨,叫涨中国

火烧 2010-12-2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指出中国已进入滞胀阶段,物价上涨但经济增长停滞,分析滞胀成因及应对措施,强调财政政策与加息对经济的影响。
中国姓涨,叫涨中国■

  突然感到,每个国家在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姓氏。

  中国现阶段姓涨,叫涨中国!

  今年,除了工资外,什么没涨?

  别以为涨价很好。其实,中国已经开始进入滞涨,而不是通胀!

  瞧吧,有“好”日子过了。

  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滞”是指经济增长停滞,“胀”是指通货膨胀。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造成停滞性通货膨胀的原因通常有:

  一是政府错误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与税收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

  二是为供给冲击,生产成本快速上涨使得社会供给不足,在带来通货膨胀的同时还会导致产出下降。例如石油危机造成石油价格上涨,厂商无法立即反应其成本,在高成本的压力下,难以生存,失业率因此而提高。

  中国陷入这轮滞涨以上两个原因都有。2008年下半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措施为滞涨埋下了祸根。而2009年以来生产成本快速上涨使得社会供给不足,在带来通货膨胀的同时还导致了产出下降。

  一般来说,对付“滞涨”货币政策的用武余地不大,因为如果为了控制通胀而提高利率,则其负面作用可能导致经济增速进一步减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如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而降低利率,则其负面影响是可能引发恶性通胀。

  对付“滞涨”一般采用财政政策效果较好,比如,通过加大财政开支或减税等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当然,如辅之以适度升息来控制通胀,则效果更好。

  加息已经开始,明白为什么了吧?接下来就要看政府如何采取措施加大财政开支和减税了。(独立财经评论人 张郁)

相关文章

  • 成都学者:银根会放松吗?
  • 王小刚:中国经济已面临“滞胀"风险的理性分析及对策思考
  • 混乱的经济学名词之通货膨胀
  • 中国的通货膨胀已攀升至高位,应该采取渐进式举措加以调控
  • 梅新育:中国物价上涨罪不在"猪" 美联储才是祸首
  • 吕永岩:对美巨额利益输送必须严查、追究!
  • 通胀“魅影”下的规避与应对 ——“通胀治策”论坛精要
  • 从猪价轮回看生猪产业的沦陷
  • 通货膨胀与经济危机
  • 梅新育:境外上市受阻有利于削弱输入型通胀
  • 通货膨胀的真相:美联储放水与大象挤入澡盆
  • 竖琴螺对通货膨胀的独特看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