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双十条”拉开意识形态领域反围剿持久战

火烧 2015-03-17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双十条标志着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围剿斗争中迈出重要一步,面对西方价值观渗透和网络攻击,需加强依法管网治网,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摘要:互联网这个阵地,越来越成为意识形态渗透与反渗透、围剿与反“围剿”的主战场。面对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我们只能进不能退,只能赢不能输!

  近日,继“微信十条”之后,国家网信办再次发布“账号十条”。“双十条”也许是国家依法管网治网迈出的一小步,但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却意味着前进了一大步。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居世界第一位。这意味着,每两个中国公民中,就有一个是网民。这不仅是一个令世界眼热的巨大市场,也是一个令敌人眼红的必争战场。一些西方国家把网络当作前沿阵地,向中国倾泻“糖衣炮弹”;当作自由市场,不遗余力倾销西方价值观;当作狩猎场,实施“猎鹰计划”,围猎中国“鹰派”人物,围剿中国主流价值观。并且,有的已将这种“围剿”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地下半地上转入地上,从遮遮掩掩变成明目张胆。

  从《辽宁日报》呼吁不要“呲必中国”遭“呲必”,到教育部长袁贵仁的“三个决不允许”遭公知大“V”炮轰围剿;从宁波市委宣传部公务员徐岚的一篇网文被无下限“人肉”搜索,到赵雅芝的“每次路过天安门都会深深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被骂“你要脸吗”,等等。岁末年初的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绝不是网民之间简单的“口水仗”,而是两种价值体系、两种意识形态的激烈交锋、拉锯争夺。

  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攻击我们缺乏舆论自由,但连他们的一些政要都不好意思地说,“中国互联网对毛泽东的诋毁、对党和军队的抹黑,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长期以来,一些公知、大“V”以骂党为荣、骂政府出名,谁说共产党好,谁反而成了他们眼中的“异见人士”,马上群起而攻之!他们污称什么“挥舞意识形态大棒”“左倾路线”“文革遗毒”,但只要看看他们的言论便一目了然——“把毛左都送去炼肥皂”“等‘民主’了杀你全家”“日本侵略钓鱼岛全是中国某些‘鹰派’军人招来的”。种种奇谈怪论,毫无理性,荒唐透顶!

  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网络空间,都不是任性撒泼的法外之地。在对网络空间从严治理、依法打击之下,“@秦火火”熄火了,“@薛蛮子”流氓耍不得了,李开复们灰溜溜开溜了……

  但“树倒猢狲在”,决不能丧失警惕,掉以轻心。尤其值得警醒的是,一些不明就里的网民,被煽动“仇官、仇富、仇军”,充当了西方政治价值观的“贩卖者”和反华思想文化战的“马前卒”。还有少数党员干部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长期性认识不足,“爱惜羽毛”,当“开明绅士”,不敢站出来作坚决斗争,甚至随声附和,“吃党的饭,砸党的锅”。

  中国社科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一针见血地指出,“别忘了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痛”。20世纪80年代末,苏共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之后,苏联知识界“贪婪地呼吸自由新鲜的空气”,为反苏共摇旗呐喊,充当“革命旗手或自由先锋”,直至苏联四分五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时,才幡然醒悟,“当时他们斗争的枪口瞄准的是苏共,倒下的却是苏联,伤害的更是自己”。

  互联网这个阵地,越来越成为意识形态渗透与反渗透、围剿与反“围剿”的主战场。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其掌握的互联网的先发优势、话语优势、技术优势,推行政治霸权、文化霸权、数字霸权,企图把西方的价值观无障碍地渗透、输送到中国。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能否顶得住进攻、打得赢持久战,能否管好用好互联网、切实改善网络舆论生态,已成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的重大课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面对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我们只能进不能退,只能赢不能输!

相关文章

  • 市场、资本与国家意识形态中的"真人秀"
  • 刘仰:网络安全要警钟长鸣
  • 美国的"智能武器":通过留学生培养亲美领导人
  • 社科报:从毕福剑事件看意识形态建设
  • 红旗文稿:丑化领袖是迎合西方的"西化、分化"战略
  • 蓝羽:“柴静、胡郭”的经济基础决定着“毕福剑、加多宝”的意识形态
  • 红旗文稿:苏联解体到底因为什么?
  • 军网:西方代理人控制中国门户网站抹黑开国领袖
  • 美国电影业及其意识形态批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