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蒋高明:农民为什么不愿意好好伺候土地?

火烧 2015-05-03 00:00:00 三农关注 1025
文章探讨农民为何不愿投入劳动照料土地,转而依赖农药化肥,分析生态农业的高效益与土地修复的重要性,呼吁城市消费者关注食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市场经济下,农民不愿意向土地投入更多的劳动,反而青睐剧毒农药、甚至转基因这样的技术,因为他们的产品不是自己吃的,是用来卖的。有些挺转专家以农民喜欢偷种转基因种子为理由,说农民喜欢用就是硬道理,这种说法其实是有问题的。

  食品的安全性,与认证无关,与监控录像无关,与投入到食品生产中的劳动力成本有关,人的劳动越多越安全;想反,农民投入的化学品、生物制品越多越不安全,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的肠胃还来不及适应大量化学品、生物制品的更新换代。很多疾病、病人乃至非正常死亡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尤其是在食物生产的源头。

  不用农药化肥是能够生产出来食物的,且产量并不低,如果农民愿意投入劳动,产量甚至高于普通农业模式。我们做的8年的生态学的极端实验,完全不用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激素与转基因,验证生态学的力量,实现了小麦玉米由低产变高产的转变,同时将温室气体也有净释放变成了净吸收,且从目前的形势看,还有增产的空间。

  这个实验成功的前提是有机肥养地,恢复地力,每亩有机肥5吨,约相当于2亩的秸秆过腹还田,地力提升了,生态平衡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

  现在农业的问题是没有人愿意种地,因为效益低,没有人愿意投入劳动,农民伤害了土地,土地才伤害城里人。我们的模式下,80%是劳动力成本,连有机肥都自己生产,劳动力是最安全的生物力。

  但这些劳动必须回报高,否则没有人愿意干。我们的模式每亩的净效益相当于普通农田的10亩,农民投入的那点劳动(两季每亩仅3天左右除草成本,其余机械化)就能回报。

  否则,农业就只能走另外一个极端,实现大规模化,如美国农民那样,每家1万亩地,政府高额补贴,但其单产是下降的。我考察过美国的大农业模式,其效益只有我们精耕细作生态农业的不足10%。中国没有那么多的好土地,山区就没有办法那样做。

  因此,生态农业如果带动了就业,吸引年轻人参与,从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到旅游各个环节都回归,尤其政府的农业补贴不要继续鼓励破坏,那么生态农业在中国是有希望的。

  关键是城市消费者,他们不知道食物是如何成产出来的,不知道各种化肥、农药、激素、添加剂在食物生产中的是如何添加的,他们图便宜购买的食物变相帮助推销化工品,且以牺牲自身的健康为代价,关于这点很多城市消费者是不知道的。城市消费者不恰当的需求,就有人帮助发明一些东西来满足你,如顶花带刺的黄瓜、雪白的面粉、红心的鸭蛋等等,都离不开化学物质帮忙。城市人有需求,农民也有需求,农民的需求就是少用人工能够杀虫、除草、报墒、于是剧毒的农药、除草剂、地膜被发明出来;甚至农民要猪粪看起来黑黑的有劲,于是铜被添加进猪的饲料中去。

  因此,正确的宣传时非常必要的,尤其城市消费人群必须首先醒悟过来。

相关文章

  • 刘金华:关注转基因,这个问题不简单
  • 视频附文字稿: 《转基因赌局:用生命下注》
  • 佟屏亚:转基因作物能抗虫、增产是骗人的
  • 顾秀林:世界数百科学家公开宣言:转基因安全无共识
  • 最经得起科学考验的转基因问题意见书(全)
  • 孟山都的黑心成长史
  • 佟屏亚:农业部把转基因谎言“科普”到中学生课堂,罪过!
  • 杨昭友:转基因鬼子来了,中华民族何处去?
  • 直言了 | 官方机构和官方媒体合伙撒谎:联合国没说“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安全”
  • 江晓原:为何要回避转基因主粮的专利问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