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农之声

一名第一代农民工的离别感言:别了,东莞

火烧 2015-03-17 00:00:00 工农之声 1025
第一代农民工在东莞奋斗二十年后决定回乡,感慨辛酸与失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回归的决心,呼吁关注农民工权益与未来。

  落魄二十年,狭缝难见天。

  疲惫飘零久,辛酸肚里咽。

  他乡秋梦碎,现实催人还。

  瘦竹日渐枯,春笋遍地开。

  欲逢第二春,不惑归田园。

  山水依旧绿,故居已残垣。

  乡邻依稀在,双亲已残年。

  工字不出头,趁早把家还。

  ——第一代农民工有感

  别了,东莞!一个浑浑噩噩生活了二十年的地方。漂浮的心终究要扎根故乡的土壤,那里才是我踏实进入梦香的温床,那里才是我灵魂的最后归属。作为第一代“农民工”,是时候退出“江湖”了,是时候回乡照顾老小了,是该把“舞台”让给第二代第三代了。按照中央电视台的冠名,“农民工”这件“衣钵”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无论你是什么学历,无论你是什么职业,只要你是来自农村,只要你不是公务员,“农民工”三个字将烙在你们身上。年轻的“农民工”们!当你们接班的时候别忘了今天发达的“工业农村”(今天的东莞充其量之称谓)是无数我们这一代人艰辛奋斗了二十几年的成果,而我们得到的仅是一个安慰奖——“新莞人”。我们这群工蜂不知辛劳地忙碌了几十年,而“舔”蜜的依然是老莞人。我们的孩子或孙子们仍然不能在公办学校读书,我们的父辈仍然要在老家终老。

  别了,东莞!二十多年前,一个年轻小伙怀揣着“梦想”来带到东莞,遗憾的是,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这个“梦想”依旧揣在怀里,或许是我种错了地方,我将带着它回到故乡,重新种在家乡的土壤,或许那里更适合它生长。终有一天,太阳会照到我头上,那,必是家乡的阳光。

  别了,东莞!二十几年背井离乡,在这里苦苦挣扎,饱尝了心酸。我们用青春到衰老换来了东莞从传统的农村到今天繁荣的“工业农村”,却没能陪伴我们的孩子从幼小到青春,造就了缺失的一代—— 留守儿童,梦中看见爸妈回了家伴随着他们的成长。

  别了,东莞!人生有多少个二十年,我已经没有青春再去赌明天,我也没有耐心去等机会,等贵人。当年血气方刚,锐气十足的年华已逐渐褪色,当年有棱有角的糙石如今已被岁月磨成了鹅卵石,只是没有“升值”。虽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黯然退出。当年为了跳出农门,告别了大山,挤进了水泥森林,如今,我要重返白云深处,我的生态家园,那里的天地更广,那里的山水更绿,那里的人情更浓,或许,在那里更有作为。

  “回家吧!游子!颓废的家乡需要你来建设”,我仿佛听到了故乡呼唤。我已经在路上了,故乡!这次,决不再离开。

相关文章

  • 【央视】高龄农民工调查:50岁人员超4600万 为获打工资格白发染黑/图
  • 我国高龄农民工逼近五千万,人均被欠薪比去年又多千余元
  • 多地群众关注周秀云惨案 呼吁公正审判 保障农民工权益
  • 最新发布: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 农民工“素质论”者的别有用心
  • 网讯:江西国企老工人联名呼吁公正审理周秀云惨死案 保障农民工权益
  • 农民工第七次讨要薪水 打死老板帮手
  • 滠水农夫:三农问题的实质还是道路路线问题
  • 贺雪峰:农民工还回不回得去农村
  • 潘毅等:地产资本与当代中国的城市中心主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