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人民网公知给周永康安插的新罪名是否成立?

火烧 2014-08-0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质疑周永康被安插的新罪名是否成立,分析改革与腐败的关系,指出私有化改革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批评公知立场,警示殖民经济风险。

  周永康被立案审查后,人民网发文《清除腐败是深化改革的必然之举》,极具公知腔调,将贪污腐败案件,变成了“阻挠改革”的案件,这种说法有待商榷,因为只要改革符合自身利益,没有人不喜欢改革。可见,问题的关键是搞清楚“为谁改、谁来改、如何改”,不厘清改革性质,就贸然判定周永康阻挠改革是错的,实属因人废言。

  文章将周永康划为利益集团是否准确暂且不论,即便他真是权贵代表,是不是因为他阻挠公知们的“改革”,就说明人民网公知们所谓的“改革”一定正确呢?我看未必!因为如果改革的目的,是将国有资产从权贵集团转移到西方垄断集团手中,那么,周永康的阻挠私有化改革构成贪腐之外的新罪名吗?要知道权贵集团掌握国有资产时,即便贪污腐化,也比贱卖给西方垄断资本家强的多,因为前者是自家肉烂在锅里,仍有追回的可能,后者则是将国有资产送给洋人,永远不可能追回。

  当下改革的前景如何,我不清楚,但我知道东欧在转型过程中,许多政客打着改革的旗号,大力推进“私有化、自由化、殖民化”改革,将国有资产和银行卖给“外国战略投资者”,使各国沦为西方垄断资本的附庸。据2000年数据,改革后的克罗地亚,西方垄断资本占本国工业的85%、银行业的90%,匈牙利为75%和70%,爱沙尼亚为60%和80%,波兰为40%和75%。各国不仅丧失了巨额财富,制造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同时也丧失了独立发展的可能。

  中国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目前,中国70%的GDP源于对外贸易,在被外资渗透的28个产业中,21个产业的前5名都是外资或合资企业,仅沃尔玛一家公司的出口额就占到中国总出口额的10%以上,富士康一家公司创造的GDP就超过了云南、贵州、新疆、甘肃等几个省市。而据中科院2013年1月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每年被跨国资本抽走的血汗财富相当于GDP的60%。

  可见,中国经济已呈现很强的依附性,正逐步陷入殖民经济的泥潭,如果按公知们的私有化路线推进改革,势必亡党亡国。那么阻挠这样的改革,构不成贪腐之外的新罪名。

相关文章

  • 妨碍私有化、宪政改革者,便是腐败分子吗?
  • 利益集团酿反扑 第五代面临考验
  • 无底线的爱狗者就是被公知洗脑者
  • 章春成:打掉周老虎,反腐绝不能画句号!
  • 警惕反共势力借助周永康案兴风作浪
  • 黎阳批汉奸杨恒均:别了,“美国解放军”;去你妈的,臭“公知”
  • 混乱 惶惑--评杜导正关于周永康案的一次访谈
  • 任评说:打了老虎再杀金猪
  • 张志坤:周氏垮台,这是共产党必须喝下的一副苦药
  • 反腐败剑指何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