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张志坤:来自“西北风”的教训

火烧 2014-11-25 00:00:00 国际纵横 1041
文章分析俄罗斯订购法国西北风级两栖舰遭拒事件,揭示依赖西方武器的失败,俄法关系破裂,西方团结制裁俄军事发展,强调自主军事力量的重要性。

  前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海上力量每况愈下,二十年多年间都没有添置像样的水面舰艇。为扭转这一严峻局面,俄罗斯上下使出了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最终选择向法国订购两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这是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同西方达成的最重要一笔军品交易,也堪称有史以来俄罗斯与西方重大的军事交易之一。“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属于海上武装力量中核心级的重大军事技术装备,订购这样的装备,意味着俄罗斯把振兴海军的大部分赌注都押在了这里,为此,俄罗斯不仅花了大价钱,也满怀希冀与盼望。

  但是,现如今法国却拒绝向俄罗斯交付军舰。尽管俄罗斯已经交钱付款,但法国方面态度坚决,即如果俄罗斯不满足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法国就不可能向俄罗斯交付军舰。这样一来,俄罗斯所订购的、由法国制造的“西北风”加入俄罗斯海军的日期就将遥遥无期,本来满怀希望的俄罗斯,现如今获到的不是威风凛凛的大军舰,而是足够教训。

  第一个教训:指望用西方先进武器支撑自己的军事力量是妄想

  西方世界拥有先进的军事技术,这是不争的事实。许多人羡慕垂涎这些技术,希望能够通过购买等方式获取这些东西以加强自己,这是巨大的诱惑。有的国家难以抵挡抗拒这一诱惑,往往把武装力量现代化的希望寄托于此。应该说,这是一些中小国家无奈的选择,因为限于技术和生产能力,他们别无出路。但是,像俄罗斯这样的大国也这样做,无非就是想走捷径、抄近路,用最短的时间以最便捷的办法迅速提升军力。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现在看来,这条捷径是走不通的,俄罗斯如今对“西北风”应该是幻灭了。像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妄想指望依靠别人的东西支撑自己,基本上是死路一条。现在对俄罗斯而言,法国拒绝交付军舰固然是一件坏事,同时也是一件好事。这样的军舰别说没加入俄罗斯海军,即便加入战斗序列,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吗?维修、保养等保持日常的战斗力把柄还不得攥在法国人的手里吗?

  第二个教训:关键时刻他们都是一丘之貉

  俄罗斯之所以选择法国订购如此大额军备,除了军事上的需求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想藉此密切两国之间的联系。俄法历史上多次结盟,俄法同盟是欧洲战略平衡的重要杠杆。法国在战略上的表现也往往和英国等有所不同,它时不时地就拉开与美国之间的距离,这一切都给俄罗斯以希望,以为法国或许能成为俄罗斯一个面向西方的窗口,一个打开与西方联系的突破口。现在看来,这一希望也落空了。在乌克兰危机中,法国不仅与美英完全站在一起,而且还不顾起码的商业信誉,刮起“西北风”,狠狠地羞辱整治了俄罗斯。俄罗斯将终于知道,关键时刻,西方各国是完全站在一起的一丘之貉。

  第三个教训:与西方的联系在战略上有可能就是一个陷阱

  建立在资本主义强大的生产与技术优势的基础上,西方集团千方百计地引诱各国加深与他们联系,包括政治上的、经济上的,直至军事技术上的,并让这种联系带来明显的利益,以增强其说服力与感染力,但是,通过密切的联系让别人得到好处,这绝不意味着西方国家有多么好的良心,而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设计,这不过是用合作勾引,用联系捆绑,令本来就弱势的一方形成一种战略上的依赖,就像吸毒一样,让人越来越上瘾,越来越难以自拔,然后利用这种依赖使之就范,这是西方集团一个基本的的战略路线,或者称之为战略上的形式逻辑。任何人如果只看到与西方发达国家密切联系带来的好处,而看不到或者忽视由此而带来的危险与被动,那将是相当愚蠢的。现在,俄罗斯就是在吃与西方密切联系的亏,而不是因此得利受益。

  真不知道俄罗斯的军政首脑们对当年订购“西北风”的决定有多懊悔,现在,他们不但要面对鸡飞蛋打的可能,还要因此忍受一场场的羞辱,这其中的难堪也只有他们自己才确切感受。但教训不只是俄罗斯的,人们常说,前车之覆,后车当鉴,引申一下,他车之覆,己车当鉴。从这个意义上说,来自“西北风”的教训,不但是俄罗斯的,对中国也有非凡的意义。

相关文章

  • 德国议员:美借助制裁俄罗斯获得对欧盟控制权
  • 听听普京说:为什么全球油价下跌?
  • 东欧地区国际关系已具备“新冷战”特征
  • 俄乌“天然气战争”暂告一段落
  • 油价暴跌 是一场国际阴谋
  • 占豪:俄罗斯会崩溃?会背叛中国?
  • 西方发动能源战争:俄会像前苏联一样破产吗
  • 点子牛:美帝三大杀手锏齐袭中俄,世界三战第一轮火拼伊始
  • 龙凯锋:国际油价大跌,对世界局势有何影响?
  • 张志坤:石油历来是战略武器,现在是,将来也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