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贪官搞发明闹的是哪出

火烧 2014-08-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揭露贪官通过发明专利进行腐败敛财的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利益链及制度漏洞,强调需加强专利审查与监管,遏制腐败行为。

  从王立军到武长顺,两名公安局长落马的同时,其背后的腐败真相让不少人“大开眼界”。根据媒体披露,在任期间,武长顺发明及领衔发明了35项专利,而王立军在重庆期间获得专利总共254个,其中有211个是2011年一年之内申请的。

  两位局长分别在他们年近半百之时,不约而同地爆发出不可遏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网友表示,类似“贪官发明家”是以“发明”之名行敛财之实。专家表示,官员当然可以搞发明创造,但不能凭借权力,借专利为自己谋私利。要从源头和过程两方面进行制度设计,阻止官员将腐败之手伸向知识产权领域,遏制腐败行为的生存空间。(8月26日《新华网》)

  我们看到,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检索系统显示,武长顺发明及领衔发明了35项专利,原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以重庆公安局为申请单位的专利达150多项。如此神速的专利发明速度,确实“让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样的发明速度和发明数量的确让人忘尘莫及。

  笔者认为,若果这些发明专利技术真的能造福百姓,当然着实是件好事。然而这样的“发明”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腐败利益链,所得利益都送进了贪官的腰包。

  官员以个人或分管领域团队的名义“搞出”技术发明,并申请专利,通过掌握的行政资源疏通关系,快速获批,随后将名下专利以许可使用或转让方式授权给从事本领域相关业务的公司,可获得高额的国家专利补贴、单位奖励与推广效益分成、关联公司专利使用费、关联公司专利应用约定分成以及关联公司隐性贿赂。这背后的巨大利益还能堂而皇之地以“专利发明”的名义进行规避。

  因此,笔者认为,相关审查部门要加强对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让申请审批环节的程序更加公正透明,并要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只有加强监管,才能用制度管住心和手,才能减少腐败利益的输送。(郭扬)

相关文章

  • 中纪委持续给力 贪腐“老虎”频落马
  • 为何贪官敛财“频破纪录”?
  • 外逃贪官究竟一共带走中国多少腐败资产?
  • 专家建议有条件赦免贪官遭民众反对
  • 鹤龄:贪官不是好官,但都是好猫
  • 田声评新华社奇论:领导干部大多是贪官,可能吗?
  • 外逃官员数量成倍增长 中纪委铁腕追逃
  • 我国贪官的在美资产处在极度的危险之中
  • 绝地反击,对贪官、汉奸、卖国贼的战斗已经打响
  • 为何中国贪官总能携款潜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