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成立18年 达成首份全球性贸易协议
WTO第9届部长级会议达成巴厘一揽子协定,结束多哈回合谈判12年僵局,实现贸易自由化进展。农业谈判突破,拉美国家支持协议,为全球贸易合作奠定基础。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今天,世界贸易组织第9届部长级会议在印尼巴厘岛闭幕,会议达成“巴厘一揽子协定”,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12年僵局终于迎来历史性突破。
几个星期来,围绕多哈回合“早期收获”的谈判进程可谓一波三折。巴厘会议前,世贸组织在日内瓦举行了紧锣密鼓的谈判,曾一度传出即将达成多哈回合“早期收获”共识的消息。但结果却是空欢喜一场。
昨天(6日)夜里,美国和印度终于在农业问题上找到协商的突破口。但几个拉美成员因美国对古巴禁运政策拒绝签署文件。好在拉美四国最后放弃了阻击“巴厘一揽子协议”的立场,世贸组织成立18年来首份全球性贸易协议终于达成。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经济形势研究员姜跃春表示,多哈会谈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
姜跃春:大家的贸易达到一种完全自由化,然后形成一个协议性质的东西,并没有比如区域那种框架,就是达成一种贸易自由化的协议,比如关税设定为零,或者说,达到一个大家能接受的低水准。
此次巴厘会议成果是对多哈回合谈判“早期收获”的锁定,因此又被称为“小多哈”。巴厘会议成果为最终完成多哈回合谈判奠定基础,但多哈回合谈判毕竟还没有结束。姜跃春认为,要实现最后的目标还很遥远。
姜跃春:现在所有国家都把精力放在区域合作,其他多边框架的谈判上。这个也仅仅是能使谈判进行下去而已,但是真正能够达成多哈回合最初的那种实现真正的各国间贸易自由化,距离还很远。
中国一直以来支持多哈回合多边谈判,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为促进与非洲等地的贸易往来,对许多不发达国家都已分别实施关税优惠。(记者朱敏)
相关文章
- 黄卫东:从日占东北的建设看当前的经济路线
- 梅新育:山姆大叔搬起双反砸了自己的脚
- 贾根良:国家保护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
- 中国“亲美疏欧”苛刻入世 失去了欧洲
- G20成员国多坚持贸易保护主义
- 中国西方“稀土大战” 关乎未来霸权
- 吴迪:中国该如何应对TPP?
- 中国现阶段不应加入TPP
- 外媒:中国准备放弃稀土出口关税和出口配额
- 顾秀林:从一场实验到一地鸡毛--2001年孟山都就该死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