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时代篇之五:张海超“开胸验肺”之举让人哭笑不得

火烧 2009-07-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探讨职业病维权困境与社会公平问题,批评权贵利益与工青妇组织形同虚设,呼吁重视民生与精神文明建设。

时代篇之五:张海超“开胸验肺”之举让人哭笑不得  

   

看完2009年7月28日[东方时空]栏目主持人张羽的“开胸验肺”事件追踪报道,让人不免为其“开胸验肺”之举哭笑不得。  
哭,为张海超哭,为所有职业病患者哭,为那些在私营企业主的打工者哭,为国内所有弱势群体们哭;哭其无奈、命践、维权路之艰辛:老板不开证明、化验单不见面、北京大医院鉴定无效、当地医院昧良心(有才无德)出具假病单、不给药(不开药)、好不容易确诊还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有的终于拿到确诊书,但人死了,家人七零八落,家里面徒四壁;哭其出此下策、极端办法、非常规程序;哭其重创了社会公平;哭现阶段是权贵们的天堂,老百姓的泥塘。  
笑,为其多方碰壁后的清醒,为其洞悉世道的聪明,为其蔑视公信力的果断,为其百折不饶的勇气——在权贵们看来是下策、对百姓们言却是上策的“开胸验肺”之举。  
张海超的开胸验肺,让民众感到一种无声的震撼,这种震撼来自位于底层农民工诉求无门的悲怆,更来自他自己为求得一个公平而不惜忍受身体之痛的决绝。同时其验肺无门,又缺乏司法诉求的正当途径,这或许又是类似于张海超这样的农民工最感无奈之处。然而我们的反思,不应该停留在如何还张海超一个公正,以及哪些程序上出了问题等表层。  
实事求是说,此举昭示了走唯利是图资本主义道路是要命的路;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奥秘,宣示了“一切向钱看”唯经济论的破产,显示了现阶段许多政策是为权贵们说话、为他们服务、维护的是他们的利益,而不是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说话、维护弱势群体利益。此举带给执政党、政府、人们更多的是思考——  
我们的国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中华权贵共和国”,我们的国旗是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不可能是用铜臭熏成的,因此我们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应当在哪?我们的衣食父母究竟是谁?我们党和政府究竟是为多数人还是为少数人?为富人还是穷人?是权贵还是百姓?针对 0.4%的人占有70%的财富比状况弃谁保谁,我们该如何抉择?不客气地讲,张海超此举是给党和政府、国家抹黑了,让我们很多部门颜面扫地,可这又能怪谁呢?是谁,是什么将其逼迫到如此田地呢?我想,答案自在人们心中。  
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之初还常提,后来干脆不提,那么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该不该两手抓?尤其是现阶段该不该有所偏重精神文明建设?古话曰“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那么我们是为了追求带血的GDP去疯狂地卖地卖能源、盗坟掘墓、吃祖宗子孙饭呢,还是保留青山绿水讲求人民的生命健康?是追求通钢、张海超所染病企业所创造的带血的GDP呢,还是保留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家庭和百姓的幸福美满?  
政府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行风整顿多少次,“三讲”、“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等形式教育,是大搞三六九小搞年年有,效果在哪?如何才能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深入人心、见诸行动,真正做到门可进、脸好看、事能办?怎样才能克服部门或单位玩猫腻,见富贵喜笑颜开,见利益欢天喜地,见穷苦百姓一副棺材相、满口荒唐言?毛泽东时代讲“运动”,现在讲“活动”,“三讲”、“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等形式教育无效果,原因在于不伦不类,既想搞宣传教育、反腐倡廉,但又怕或不愿动真格,所以总是走过场、人人过关,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草草收场,反正意思到了,不必非要搞出个什么名堂。其实,还是老百姓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严格讲那些活动应该针对干部、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党员领导干部;不要黄鳝鱼鳅一样长,小小老百姓,你让他腐败都不成,因为无权(不能批一分钱)无势(穷光蛋没钱买单)。现在,很多乱七八糟、乌烟瘴气的坏事、丑事、缺德事都是他们带头干的,执政党和政府,只要把他们管好、看好,社会治安、风气、稳定、和谐等,定然会“平安无事”。  
唯利是图是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一切向钱看”乃为多数私营企业主的经验理念,“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更是资本家们的处世哲学。你要求他们“先富带后富”,简直是与虎谋皮;你让他们少点剥削、少赚利润,只会是日头西出;你要求他们签署劳动用工合同、禁用童工,无疑是对牛弹琴;你叫他们诚信经营无欺诈、不做假账、食品安全、产品无假冒伪劣,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事到如今,天地人均频繁示警。我们还要一条道走到黑,连讨论姓资姓社问题都不成吗?还要“摸着石头过河”,不亡羊补牢、拨乱反正么?不难想象,也不少危言耸听,如果这样下去,将会有更多的维权者在等着;张海超是第一个自戕极端者,但决不是最后一个;闹到后来,只能使执政党和政府情何以堪?“工青妇”组织成了十足的花瓶、鸡肋,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了。当然,人们也看到了一些进步,比如,通钢事件“工人研究  
   
   
附:“花瓶”是做什么用的?    
【作者:活着才是硬道理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时间: 2009-7-28 】       
   
 按照日常生活中的功用来说“花瓶”应该是用来装饰环境,让人赏心悦目的。但有的时候“花瓶”也会令人讨厌,因为它没有太多的实际用途,放的位置不恰当相反会破坏环境的协调。    
所以,“花瓶”常常为人们嗤之以鼻。    
社会生活中有没有令人讨厌的“花瓶”呢?    
我们说不但有,而且已经到了令人厌恶的地步,举例来说:    
“邓玉娇事件”中号称是妇女权益保护组织的“花瓶”为什么在邓玉娇需要帮助、需要关心的时候鸦雀无声,丝毫没有见到她们的身影,听到一丝声音。请问你们在为谁维权,替谁维了权?    
“刘汉黄事件”、“通钢事件”中号称是工人阶级权益代表的“花瓶”,为什么再一次没有人见到他们的身影,听到一句他们代表工人维权的话?    
“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 中号称是青年代表的“花瓶”中为什么同样没有见到他们的身影,听到一句他们代表年轻雇员维权的话呢?    
“花瓶”在咱们的现实社会生活中看来确实没有一点点功用。但是,问题是既然没有功用,为什么还要存在、还要占用大量的社会公共资源、消耗纳税人缴纳的财富、参加该组织的成员缴纳的财富,自己则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公务员的身份和待遇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花瓶”难道除了逢年过节组织成员打打麻将、游山玩水一下之外,就没有正经的事情可以干?全国要那么的人的权益需要维护的时候为什么总见不到你们的声影,听到你们的声音?为什么没有人能够见到你们干过一点点真正为自己的成员维护权益的事?!    
请问,如此下去你们这些“花瓶”到底有没有必要存在下去?    
做点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吧,不要再在纸上写的天花乱坠,实际上同没有一样,装点门面的事就不要再干了,当为不为,干脆关门走人好了!  
再这样下去,人们是要砸了没用的“花瓶”的。  
   

相关文章

  • 事实胜于雄辩:从尘肺普查到开胸验肺
  • “开胸验肺”这样的事,毛泽东时代会发生吗?
  • 李昌平:河南省卫生厅不只是逼良为娼
  • “张海超开胸验肺”与“百万跪死之工人”
  • 特色时代特色词——开胸验肺、毕业即失业
  • 职防所昧心瞒尘肺,张海超开胸探病源
  • 开胸验肺,验出吃人的资本家
  • “开胸验肺”呼唤为人民服务宗旨回归!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