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赵磊:搬个凳子看戏吧——中国有未来吗(之四)

火烧 2013-10-19 00:00:00 网友杂谈 1042
文章探讨资本主义发展与中国的未来,分析计划经济与公有制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反思改良与革命的路径依赖,强调马克思逻辑对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眼下,资本主义“起高楼,宴宾客”,真个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摩肩接踵,人欢马叫。“特别是”以来,中国终于挤进了高楼,成了宾客中的一员,或分得一杯羹,或咂到一口鲜。是不是还办了会员卡(当然是普通会员卡),也未可知。

  也别说,前三十年正邪势不两立,土豪劣绅全趴在阴沟里不敢见光;后三十年普世价值大爱无疆,岳飞和秦桧掉换了位置——瞧见没,秦桧正在那儿高声宣读岳飞的三大罪状呢。

  如今这世道,只要够得着一根骨头,别说磕头下跪装孙子,就是出卖自己的亲爹亲娘、妻儿老小,都有人要抢着干呐。“和平发展”机会难得,要不怎么说是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呢?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灯红酒绿的资本主义大厦正在摇摇晃晃。可怜的是,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红男绿女正醉得人仰马翻不省人事,又有几人能听见“楼塌了”的报警声?

  资本主义大厦坍塌后,人类还得在这颗星球上延续下去,是不是?拯救世界的出路迟早会指向马克思的逻辑:(1)计划经济——只有地球村层面的计划经济,才能从根儿上制止生态环境的崩溃;(2)公有制——只有全球视域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为人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公有制加计划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历史发展若不经过“物极”,是不可能“必反”的市场经济若不充分发展,资本主义若不一条道走到“楼塌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不会被这个世界接受的。

  经济学有个词汇:“路径依赖”。这一年多来,在亲眼目睹了惊世骇俗的“天下奇葩”朵朵盛开之后,我终于明白,资本主义路径是多么依赖黑白颠倒,而黑白颠倒是多么依赖资本主义路径。正是这种“路径依赖”,人类正在万劫不复的道路上迅跑。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学界的精英信心满满地向全世界宣告:“革命死了!”为此,曾经的革命愤青——李泽厚老先生很是激动了好一阵子(他与刘再复的对话录《告别革命》,一时间风靡海内外)。时隔20多年,中国政界的精英杀气腾腾地向全世界保证:“改良死了!”为此,改革党和法律党奔走相告,载歌载舞;中国富豪榜的先进工作者——王石先生更是激动不已,绘声绘色地向《第一财经》真情倾诉,自己当初是怎么被重庆改良模式吓“出了一身冷汗”滴。

  我就纳闷了,难道精英们就不知道:改良死了,革命还会远吗?君不见三国割据、群雄并起前夕的东汉末年,又不见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晚清么?

  ——公元184年,数十万黄巾军发出雷鸣般的怒吼:“苍天已死!”从此结束了中国自秦汉以来的一统天下,拉开了之后数百年军阀混战的序幕。

  ——公元1889年9月,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押赴北京菜市口开刀问斩,从此宣告了改良主义的失败,辛亥革命即将登台。

  记得1970年代头一次观看法国电影《佐罗》的时候,当听见阿拉贡的总督——维尔塔上校恶狠狠地高呼:“佐罗死了!强盗死了!”我心中万分悲愤。后来知道,这色厉内荏的呼声意味着上校大人命悬一线,危在旦夕,已经笑不到最后了。想到此,我写下了这段话:“改良已死,革命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敲完这些字码,我释然了。

  然而,回想当代岳飞仰天长啸的那一刻,我仍抑制不住万分悲愤:难道以敝国之大,就容不下一点点为社稷黎民长治久安计的小小改良?难道中国的未来总是要在甲子的轮回中,才能展开自己的命运?难道天下大吉只有靠革命来召唤,抑或大凶之后才有大吉?!

  别着急,搬个凳子看戏吧。

  (完)

  更多文章请进入赵磊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olei1957

相关文章

  • 论未来50年后的中国经济社会形势
  • 郑天翔:论大好形势——在十六大小组会上的发言
  • 周新城:改革——“改什么”和“不改什么”
  • 郑天翔:不能培养反对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
  • IMF驻华首席代表:中国新一轮改革似苦口良药
  • 【旧文重发】习仲勋论毛泽东思想与改革
  • 郑天翔: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必须继续革命
  • 赵磊:楼塌了,根烂了
  • 李克强:义无反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吴敬琏三中全会前大放厥词:社会主义无关国有比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