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0 22:51:28)
日本地震以来,引发核泄漏,现在已经到了关键的阶段了。按照日本的国力,应付地震本来绰绰有余。但日本政府近来的救灾表现的确是大跌眼镜。而核泄漏则让日本的危机达到了二战以来,乃至明治维新以来的顶点。我说这个是因为核泄漏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事故,让日本,亚洲,乃至世界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到了一个转折关头。
简单的说说几个判断:
对于日本:
1,核泄漏已经超出了日本的动员组织能力极限,前苏联切尔若贝利处理花了7个月,动员了10万军队,40万民众,也就是说日本政府目前的资源,特别是人力动员能力,不足以应付核泄漏。但不管日本政府如何隐瞒回避,核处理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就是动员能力和牺牲精神,在没有让国际社会和资本确认的安全之前,日本面临被自我隔绝的危险。特别是关东本州这样的日本产业资本核心地带。
2,核泄漏失控将导致日本完全丧失地缘政治地位和经济发展权。自明治维新以来福泽谕吉的道路选择,就是脱亚入欧,成为一个象西方一样的民族国家列强,二战战败以后,日本仍然没有放弃作为一个大国,所谓回归正常国家的努力,这次核泄漏其实是日本追求核武装大国地位的必然恶果。不管处理结果如何,日本已经到了产业,资本,能源崩塌的边缘。也就是说,日本面临沦为一个三流国家的前景。而日本在灾害面前的表现,无论是平民还是军队,对比汶川地震中中国民众的表现,实在称不上素质两个字。石原慎太郎是日本的堂吉诃德,是真正的明白人。日本已经被所谓精致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美式二手文化奴化了,废了。AV,女优,漫画已经让这个民族丧失了群体生存的本能,不再是曾经在二战时的“千人缝”,二战后“世代团块”的日本民风了。中国现在再不悬崖勒马,一样是这个结果!
对于亚洲和中国
1,日本的变局已经彻底结束了中日的百年恩怨,亚洲的地缘政治已经破局了。尽管是以这种超现实的方式结束。剩下的已经是如何重新构架亚洲的政治秩序,经济产业转移,金融货币权利,资源配置关系。
2,原来遏制中国,防范俄罗斯的美日韩安全体系已经失去了支撑。给本来面临极端困境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战略转折机会。为中国整顿内外政治经济军事环境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尽管巨大的经济冲击会提前到来,并且引起的社会动荡难以避免,但导致100多年前中央帝国解体的“新洋务派”经济金融势力的政治威胁已经不足以对新崛起的国内中央集权政治势力构成挑战了,最近发源于沿海江浙广东一带,匆匆忙忙策划的抢盐闹剧,以及在日本灾难报道中大出洋相某舆论集团,说明后面的资本,政治势力已经意识到日本变局发生后可能面临的被主子出卖,身败名裂的结局,兔死狐悲的哀鸣!
3,人民币升值压力骤然减轻,持续了近十年的资产泡沫进入了破灭的倒计时。中国经济必须在激烈的金融震荡中找到自己的内生发展道路。沿海的水际制造业经济将无以为继,以及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沿海买办金融资本将面临被整合命运。
4,亚洲国家和地区,由于日本产业链上游供应需求断裂,资本抽离,也将步入经济萧条。
对于美国
1,突如其来的灾变,打破了美国既定的战略遏制和自身金融体系修复,危机转嫁的进程。日本是美国军事政治亚洲战略,美元全球发行回笼体系的重要支撑。也是美元控制新兴制造业产业链条,资源链条的重要一环。失去了这个支撑,继续量化宽松,收取铸币税的重要支撑经济体削弱了。
2,在日本丧失了作为其亚洲战略的关键节点的作用后,美国不得不重新考虑和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关系定位。。
3,由于日本产能和资本的极大削弱,日元套利资本从各大资本,商品市场撤离,美元回笼本土的步伐加快,将会导致国际资本市场发生远超过2008年金融动荡,在资产,信用萎缩的形势下,各大经济体会相继收缩进入内部调整。
而世界各地的冲突会大幅加剧。世界政治经济,将进入一个极不稳定时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a34db70100s51n.html
相关文章
- 杨芳洲:助日转嫁核污染残害中国人民该当何罪?
- 世界核电市场拒绝“AP1000”,中国早在2006年引进
- 关涉国计民生的战略行业须由国家严格掌控
- 斯蒂格利茨:日本核灾难和世界金融危机使地球处境危险
- 我们应该对日本核事故有所了解---评媒体称IAEA将把日核事故提至8级
- 西方高明的愚民术:福岛核泄露比切尔诺贝利严重得多
- 王中宇:能源需求再思考
- 核辐射危害和原子老兵
- 成都学者座谈:日本向何处去?
- 伟大的日本人民永远沉没不了!——评反动小说《日本沉没》
- 田松:核电站——将人类带向天堂还是地狱
- 防日本狗急跳墙 冀中国未雨绸缪—2011-4-13至14日东方互动报道和评论一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