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以战略智慧管理好外储——中国的资本

火烧 2009-06-06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探讨中国如何以战略智慧管理外汇储备,分析专家对减持美债和外储投资方向的看法,强调资本运用对国家崛起的重要性。

以战略智慧管理好外储——中国的资本
王湘穗
2009-06-04 05:33

  近日,《环球时报》就“你是否支持中国大幅减持美元国债”、“你是否认为美元国债已使中国承担很大风险”、“如果中国减持美元国债,中国外汇储备应投向哪”等三个问题对23名中国知名财经领域专家做了调查。对第一个问题,有8人支持大幅减持美国国债,15人表示反对。在第二个问题上,6名专家否认美元国债已使中国承担很大风险,17名专家则持肯定态度。对第三个问题,即“如果中国减持美元国债,中国外汇储备应投向哪” ,接受采访的专家态度复杂。其中13人认为应投向“资源领域”,6人选择了“企业并购”,5人选择“股票债券”,各有2人选择了“实体经济”和“区域投资”,选择“其他”的为3人。

  从结果分析,这次调查是可信的。但是以“调查指65%的中国专家反对减持美国国债”作为新闻标题(这是大量转引这一调查的许多网站的标题,《环球》是否用这个标题我不知道),颇有些“标题党”的味道——以偏颇来制造轰动。明眼人不难分辨,“反对减持”和“大幅减持”是两个问题,把反对“大幅减持”,当成“反对减持”是有意误导的成份。当然,报社的问题也有瑕疵。所有的股民都知道,“减持”尤其是“大幅减持”是“斩仓”行为,似壮士无奈而悲壮的断腕,其中不仅有对未来大势的判断,有对损失的承受能力,还有离场不再玩下去的决心。临大事而惧,多数专家反对“大幅减仓”,无可厚非。真正有区别意义的问题是:你是否同意继续“增持美国国债”?现实是,中国对美国国债仍然是在选择继续“增持”,这说明我们的确处于所谓“美债陷阱”之中。要摆脱这个陷阱,首先要明白我们是处在陷阱之中。个别管理外汇的人宣称购买美国国债是中国巨额外汇的“唯一选择”,这无疑是昏话。在菜场买菜尚且货比三家,在大国博弈中岂可“唯一选择”?退一万步,就是非买美国国债,也不能说是“唯一选择”。否则如何讨价还价?如何摆脱美债陷阱,有许多机巧。比如,为购买美债加附加条件,要与通货膨胀挂钩等等;也可以购买美国实体公司的股票,至少购买在中国有投资的跨国公司的股票;还可以购买资源类公司或实物等。受调查的专家的回答也体现了“多样性”,这说明思路对头,摆脱了在一颗树上吊死的迂腐和冬哄,远比还坚持“唯一选择”的官员要强。

  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资本都是今天的世界上可以支配一切的最强大力量。以前保尔森财长来过,现在盖特纳财长又来了。他们惦记着的是中国的外储,看重的是资本的力量。如何用好中国的资本,把财富变成国家能力和影响国际社会的权力,需要精妙的算计和运作。外汇管理是国之大事,不能光依赖技术官僚,甚至也不能只听专家意见,还需要以政治家的战略智慧去掌控。毕竟这些外储是13亿中国人30年胼手胝足的成果,也是中国崛起的本钱。

相关文章

  • 明年三重叠加了就是严重经济危机的开始
  • 左大培:西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李慎明:高度重视七个基础性资源可能相对萎缩的挑战
  • 周新城:关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 何新: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几点评论
  • 郎咸平的忽悠--当前严重忽悠人的几个经济理论(2)
  • 中国的银行业面临深层次的隐忧
  • 两极分化严重:经济危机的第二波很快就会到来
  • 邋遢道人:从“技术创新”谈起--五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邋遢道人:从“民工荒”谈起——三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曹建海:注水的GDP数据,如何成了巨额财政赤字的依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