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中国眼里依然是纸老虎
美国在中国眼里依然是纸老虎
从1月21日,奥巴马总统针对中国做了四件事:一是严厉指责中国干扰谷歌在中国的作业﹔二是对台军售;三是宣布月底奥巴马将接见达赖喇嘛;四是拿人民币汇率说事。
世界感叹奥巴马变脸之快的同时,也对中国回敬态度的强硬表示震惊,有人甚至发出了这样的评论,中美关系进入了“新冷战”时期。
奥巴马连出四张牌,可以说是把压箱底的东西都掏了出来,不少专家认为这最终可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针锋相对的姿态,让世界想起了毛泽东时代。
其实,自毛泽东把美国比作纸老虎后,这至今还是中国处置中美关系的策略思想和战略思想,对中国战术思想的影响至今犹在。
所以,在即将开打的中美贸易、汇率大战中,中国理需要重温毛泽东思想的灵魂,看看毛泽东为何把美国看作纸老虎,是狂妄自大还是大智在大勇?
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1958年12月1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期间有发表了《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一文,指出:“从本质上看,从长期上看,从战略上看,必须如实地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看成纸老虎。从这点上建立我们的战略思想。”
毛泽东的“纸老虎”论,可以说对“战略上藐视要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的经典诠释。
如今,面张牙舞爪的奥巴马,中国的至胜之道还是要把美国看作纸老虎,更何况中国的国力和地位与当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写到这里,看到一则题为《美官员相继温和表态:不能再随便批评中国》报道,说的是美国又露出了纸老虎相。
尽管如此,中国还是务必保持清醒,正如郎咸平在《奥巴马为什么对华强硬?》一文中说的那样,“帝国主义从来没有消失过,他们只是以不同的形态借尸还魂罢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毛主席的一句话非常具有指导意义: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2010年2月9日
(下附两篇报道,有助于我们认清纸老虎的面目)
奥巴马何以频向中国亮肌肉?
中评社广州2月9日电/《广州日报》刊载署名赵海建的文章指出,在美国方面一系列歇斯底里的举动背后,我们看到奥巴马政府其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但再精明的人都会有失算的时候,美国政府陷入了一个两难困境。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里,人们还在津津乐道所谓的“中美共治”,但在最近几周内,美国利用网络自由、对台军售以及会见达赖等问题向中国频频发难。美国总统奥巴马3日又亲自上阵,宣称要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态度,并迫使人民币升值。而中国则出乎意料地进行了“强硬回击”。用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话来说,“一场危险的风暴正在太平洋上空酝酿”。
两国政府的坚定措辞在各自国内都赢得了掌声,奥巴马总统似乎因此得偿所愿。在美国方面一系列歇斯底里的举动背后,我们看到奥巴马政府其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美国历史上每到关键时刻总会爆发对国家方向的争论,奥巴马不幸赶上了一个。美国CNN(有线电视新闻网)1月27日公布的民调显示,有一半美国人认为国家走在错误的方向上。为摆脱目前的尴尬处境,并为11月份的国会中期选举甚至2012年的总统大选计,拿中国说事似乎成了奥巴马政府的最佳选择。
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令世界“艶羡”。在1月27日的首个国情咨文中,奥巴马以近乎羡慕的口吻谈论中国,列举中国发展高速铁路与领先开发新能源的事实,来激励美国人重新奋起迎头赶上。奥巴马说:“没错,我也不接受美国退居第二。”对处于困境中的美国人来说,任何施压中国的措施都会让他们感觉到美国仍然稳坐世界老大的位置。奥巴马试图利用美国民众的这种心理,频频出招向中国“展示肌肉”。
即便如此,奥巴马仍然无法回避他所面临的国内困境。美国劳工部5日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美国去年失业人数超过480万,比早先估计人数多出大约60万;本次衰退开始以来,美国失业人口总数从先前的720万推至840万,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历次经济衰退。于是,中国再次成为奥巴马政府可资利用的工具。奥巴马决定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态度,并磨刀霍霍准备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逼迫中国“就范”。奥巴马的算盘打得很精明:倘若人民币被迫升值,美国对华出口将大幅增加,并因此增加就业机会;倘若中国坚持目前的汇率政策,他就乘机将美国目前的就业困境归咎于中国。无论如何,奥巴马政府在选民面前总算有了“交代”。
再精明的人都会有失算的时候。中国商务部5日决定对美国肉鸡产品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尽管本次调查早在2009年9月27日就已立案,但中方的这一举动还是被西方媒体视为再次向美国“展示肌肉”。而在中国政府警告会对参与对台军售的美国公司实施制裁之后,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雷神公司等都感到忐忑不安。无论如何,谁也不敢失去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于是,美国政府陷入了一个两难困境:对中国强硬,似乎可以转移视线提升信心,但会失去更多就业机会。
可以肯定,在11月份的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之前,中美之间还会有磕磕碰碰。但谁也不愿看到两败俱伤的局面,中美关系必将“斗而不破”。在BBC(英国广播公司)看来,两国关系甚至可能会进入更稳定的阶段。不管怎样,对中国来说,美国的霸权不过是“纸老虎”。
美官员相继温和表态:不能再随便批评中国
中评社北京2月9日电/环球时报报道,中美官方在过去的两天没有继续给接二连三爆发的争吵提供弹药,美国高级官员甚至作出温和表态,称美国官方不能再出面随便批评中国。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7日采访了美国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科特•坎贝尔。坎贝尔否认了出售武器给台湾是为了报复“中国在制裁伊朗问题上不配合美国”的说法。他在谈到美中关系未来走向时说,两国可能不会回到过去的状态了,但是可以调整,使两国关系实现一个新的平衡,美国政府应该小心,不能官方出面随便批评中国,而是应该通过对话来解决分歧。
美国军方也再次向中国表示愿意合作的态度。美国国防部网站8日报道说,虽然目前中美两国军事交往遇到麻烦,美国今后仍将与中国军方接触,以促进两军的关系。国防部亚太事务副助理部长罗伯特•西尔7日在国会山的一次会议上对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的专家说:“在本届政府内,你们将听到这样一个一贯主题,美国无论从地理、军事、外交及经济等哪方面看都是一个太平洋国家。”西尔说,当今复杂的安全环境需要美中两国武装力量在各个层次展开持续对话,扩大合作。
美国官方的态度并不出乎意料。英国《卫报》8日发表题为“美国和中国是一对脾气暴躁的双胞胎”的社论称,美国和中国当前的争吵厮打有一定的限度,“双方都在重新绘制自己的红线,而且想越过对方的红线。但是当到了某一点时,国家利益就会发话了:双方都必须要打住,到此为止吧。这对脾气暴躁的双胞胎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在失去对方的情况下生活下去。”
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主编扎克里亚8日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说,尽管美国和中国最近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但是两国都有充分的理由保持相互合作。文章声称,中国的反应“只是一种姿态”,美国也不太可能把强硬言辞化为实际行动,因为“美国的箭袋里没有几支箭”,而且他们知道这种公开批评中国的办法从未生效过。但文章也警告说,美中关系的长远变化还取决于两国的经济实力,如果美国的政治家不能鼓足勇气振兴美国经济,使美国经济再次变得充满竞争力,那么中美关系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美国人担心的事情可能会更多”。
相关文章
- 抗议对台军售岂能只针对卖方
- ·再谈“美国对中国台湾军售”不是“感情问题”,而是军事政治问题
- 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装备是中美建交时种下的祸根!
- 又一次大规模对台军售说明了什么
- 创建计算机外交 给外交部的建议
- 美华:骆家辉昨在武汉与省长互换礼物 拒谈对台军售
- 用四招反制美国对台军售?
- 反对美对台军售致奥巴马公开信(更新修改稿)
- 中国能够阻止美国对台军售吗
- 霉国对台军售何时休?
- 停止美台军售,中国需要怎么做?
- 中国参与对伊制裁将导致深重灾难--中美交往不可忽略“安全”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