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500来字的置顶“雄文”大失水准
茅于轼500来字的置顶“雄文”大失水准
近两天没上论坛。今日午夜一看,天则研究所的“大学者”茅于轼,鼓捣出一篇500来字的“雄文”,够不上强国论坛深水区的一般水平,却又大咧咧地置顶着,就连大名也都挂彩了,让人看得相当别扭。
“茅大学者”开篇就说:【贵报刊登关于水价的听证会,要求计算供水的成本,从成本来定价。按照经济学的原理,价格并非总是和成本一致。供不应求就应该涨价,供过于求就应该跌价。如果价格等于成本,就永远没有亏损和利润。】
“雄文”开头不是无知就是无理。更为荒唐的是,总共不足一百字、却破绽百出的开头部分,成了“茅大学者”的“思想精髓”(此外都是举例说明),用来支撑“水价并非由成本决定”的文章标题。意图很明显,是想让水价听证会,别与成本联系起来。
“茅大学者”的无知在于,似乎不懂价格与成本相关联。有关水价听证会,要求计算供水成本无可非议。因为如果不从成本入手,一是无法研究以成本为参照的所有商品的“价格欺诈”问题,二是无法追究以成本为基础的所有“反暴利”问题,三是无法进一步理性探索与上述问题相联系的市场操纵行为等。可见不谈成本就是无知。
“茅大学者”的无理在于,观点强加在了假设之上。人们想要计算供水成本,并不表示价格必须等于成本。而“茅大学者”的个人观点,却给出一种相当荒唐的虚拟假设:“如果价格等于成本”。由此展示的“思想精髓”,等于白说,支持不住“水价并非由成本决定”的文章主旨,更不能进而强行反对把水价与成本联系起来。这就显得十分无理。
想开水价听证会,并没否认“按照经济学的原理,价格并非总是和成本一致”,之后貌似正确的“供不应求就应该涨价,供过于求就应该跌价”,就是既无力又无聊的狡辩了,与水价涨跌多少才合理没有关系,而且抹煞掉了“经济学”的“精确性”,把“茅大学者”自己摆在了无用地位。
需要说明一点,如果因为“水价并非由成本决定”,就让听证会撇开成本谈水价,也就只能空口白牙地乱扯一气,根本不会有结果。那么,搞研究的“茅大学者”,不会是用大失水准的“雄文”,拿大伙儿开涮一把吧?
| ||
水价并非由成本决定 |
相关文章
- 张志坤:也谈如何衡量中国的大国地位
- 且看为亡中国、亡中共所布局的阴谋陷阱——评:“茅于轼:要消灭特权必须实行私有制”
- 汉奸是怎样练成的?——评茅于轼“入世十年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上)
- 钱昌明:茅于轼为何要为吴英鸣冤叫屈?——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 茅于轼,请你不要这样无耻地贬低中国
- 凤凰网吹捧臭烘烘的茅于轼 鼓吹汉奸言论和汉奸文化
- 《镜花缘》里的君子国--评茅于轼的一个荒谬推论
- 吴敬琏越来越像茅于轼了
- 天则所在为私有化和两极分化鼓噪
- 余斌等:漏洞百出的“研究”--评天则经济研究所“反国企”报告
- 肆虐的高利贷正在成为祸乱中国的一颗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