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王健林和马云的输赢都不应绑架社会

火烧 2013-11-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30
马云与王健林赌约引发热议,讨论电商发展对房价的影响。文章分析马云逻辑,指出电商占比与房价无必然联系,强调房价问题复杂,不应简单归因。

  11月11日晚间,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接受媒体采访,谈及双十一,马云称自己并不关心销售数字,而是希望借助市场的力量将房价打下去。马云谈及,2012年和与王健林曾约定10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市场份额占50%,王健林将给马云一个亿,如果没到马云还王健林一个亿。马云称,如果王健林赢了,那就是我们的社会输了,如果房地产一直是我们的经济支柱,我们将输掉我们这一代人的幸福。(11月12日新华网)

  马云此轮的逻辑是,当大家都选择网上购物时,传统商业形态的销售量就会减少,进而商业地产价格就会降低。更进一步,商业地产房价下来了,房租成本也就下降,也就会带动整个社会消费品价格降低。但如果进一步延伸,即便商业地产价格下降了,也并不意味着住房价格下降,至少没有必然的逻辑。

  我们通常所说的房价畸高,主要是指住宅,商业地产价格再高,只要有真实的需求,也是合情合理的。商业地产即便泡沫再大,购买或者租商业地产的人也是少数,和其他公众的关系不是那么紧密。而事实上,如果商人赚不到钱,商业地产的泡沫自然也就不存在。当然,你可以说,商业地产价格下降,多多少少也会影响到目前火爆的土地市场,如果土地不再那么火爆,住宅价格理论上也就有更多下浮的空间。

  但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每一个环节都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至于具体是10年后还是多少年后,网购比重占到社会零售额的一半,这更和那时房价回到合理区间没有必然关系,也不意味着如果无法实现,到时社会就一定输了。如果电商自身的物流体系、公司经营管理不善,或者其他自身原因,发展受到影响,无法实现网购占社会零售额的一半,难道也将此归咎于社会输了?

  其实即便彼时实现这个销售目标,或者更大的销售额,房价也回到了合理区间,物价也更加让公众能接受,也未必就是电商发达所导致。房价和物价背后有很复杂的原因,其中也或许包括因为有电商的竞争,物价、房价确实可能如上文分析的受到影响,于是便宜点,但这不是绝对的因果关系。

  另外,也完全有可能出现,网购占社会零售额的比重很高,但物价和房价也高。因为电子商务物流、仓库、人力等等成本,也受商业地产价格、房屋和土地租金成本影响。因为技术的趋势、购物习惯的变化,公众越来越喜欢网购这是正常的,出现网购平均价格比其他零售途径价格稍低,然后进一步获得公众的喜爱也是理所当然的。但同时出现网购占零售额比重高,商业地产价格高、住宅价格高,也不是没有可能。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觉得马云的逻辑有点问题。话说回来,之所以这条新闻受到公众热议也很好理解,因为物价高、房价高,马云的话很有吸引力,模糊事实而非的逻辑关系,确实也让不少公众感觉说得有一定道理。但是,很多问题并不是非黑即白,是复杂的,绝对不能随意简单化。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和企业家,不该随便拿自己行业乃至自己企业的发展,和社会输赢挂钩。如果网购遭遇很大不公,被传统商业形态排挤,说类似的气话还可以理解,但事实却非如此。看吧,今年双十一,淘宝、天猫过了300亿元销售额,万达集团无论商业地产还是住宅销售也都很火爆。而公众只能笑一笑、乐一乐。从企业营销的效果上说,马云以上表述、与王健林的打赌,无论对阿里来说,还是对万达来说,都起到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相关文章

  • 李克强让马云宽心:你公司以前非法,现已合法了
  • 张捷:从利率暴表看马云余额宝的风险
  • [视频]司马南:大师与官员为什么总是搞到一起?
  •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年会奇谈怪论迭出,矛头直指国企
  • 佛山陈贤妹挺像马云他娘
  • 如何面对企业发展危急?
  •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淘宝商城事件的思考
  • 给学生戴绿领巾应该抨击,拿马云“发家史”忽悠小学生就更不该了!
  • 杜建国:既得利益者中的“批判”派和“建设”派
  • 淘宝坐地起价,商户内牛满面,马云拈花微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