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影子银行可能引发一场中国式“次贷危机”?

火烧 2013-03-03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文章探讨影子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风险,指出其规模扩大可能引发类似次贷危机。重点分析理财产品、高利贷等影子银行形式,强调监管不足及政策矛盾带来的隐患。

3月3日两会期间,工行行长杨凯生接受采访时说,把影子银行的定义搞清楚是判断其风险的前提,影子银行应该是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一种类似银行的金融活动,风险有多大主要是看其活动有多少。人行副行长易纲1日表示,中国影子银行总量比较小,风险可控。

英国《金融时报》亚洲版主编戴维-皮林则认为,如今中国各监管机构的重头戏就是消除“影子”。10年前,新增信用中由非银行机构或正规银行的表外工具提供的仅占10%,而如今这一比例已升至近50%,凸显出影子银行业务增长之迅猛。影子银行是中国政府各项政策相互矛盾的畸形产物。一方面,中国政府希望银行业具有健康的财务状况,同时存贷款利率受到严格控制。另一方面,中国政府追求经济高增长,而这需要大量未经严格审核的信贷作为支撑。结果导致金融体系中产生了一个界限模糊、监管不足的部门,该部门如今控制着约20万亿元人民币的资产,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0%,此比例是2008年的4倍。影子银行能够(并通常)以许多形式存在,包括高利贷、信托等投资活动、以及正规银行的表外放贷活动。最重要的正规银行表外放贷活动就是推出“理财产品”。一些分析师认为,“理财产品”可能非常危险,因此将其“爱称”为“大型庞氏骗局的武器”。
 
(据和讯网、FT中文网)

相关文章

  • 孙锡良:坚决反对“影子银行”用“金融创新”来冲消风险
  • 地方融资平台借影子银行滚雪球 30万亿成定时炸弹
  • 全球影子银行去年规模达67万亿美元
  • 影子银行输血 开发商不差钱
  • 周小川:对热钱保持高度警惕 有手段治理
  • 次贷危机与大萧条的社会经济统计指标之比较研究
  • 即将到来的楼市崩盘不会导致中国式次贷危机
  • 房产泡沫破灭不会引起中国版的次贷危机
  • 影子银行系统和海曼·明斯基的经济旅程
  • 亨利·保尔森:存亡边缘—亲历全球金融系统保卫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