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张志坤:一盘很大的棋,到底下到哪一步了

火烧 2014-02-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9
文章围绕中国战略博弈展开,探讨当前棋局对手、棋子走向及进展,分析中国在国际局势中的战略布局与应对,解读大棋当前所处阶段。

  一个时期以前,关于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博弈,曾经流行一种“下棋说”,说中国“正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并且每逢遭遇羞辱而民众愤愤然的时候,往往就有人拿出这一说法来,一方面有抚慰解释之意,为了大局忍辱负重,咱们认了,一方面也是在教诲训诫,寓两层意思于其中,其一是说这盘棋很大很深奥,平常人看不懂,只能让那些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人来玩;第二层意思是,既然这样,老百姓就不要对此品头论足、议论纷纷了,岂不闻“观棋不语真君子”,更何况还看不懂,瞎支什么招呢?所以,“正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这个说法每一露面亮相,都立见奇效,立刻就能让很多人愕然失语、无所措其辞。

  不说话并不等于没想法。对于这盘“大棋”,人们都已经观摩很长时间了,虽然水平不够看不懂,而且支招没人理,说话惹人厌,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盘“很大很大的棋”现在走到哪一步了呢?

  俗话说,战略如博弈,把战略角逐比作弈棋,这是古今中外的通例,用下棋形容中国的大战略,既形象又直观。既然可以就棋论事,那么对于当今中国的战略弈棋,不妨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与谁下棋”。众所周知,下棋得有对手,所谓“棋逢对手”也。说中国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对手肯定非同等闲,而且也可能不止一个,但不管一个还是多个,对手总是有的,总不成是自己与自己玩,随便摆弄吧?但是,令人疑惑不解的是,这些人一方面操弄“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的棒子,一方面又鼓吹“和谐世界”理论,反对零和思维,不承认当今中国还有对手,在他们的描述中,举目中国周边,如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各个都是中国的好伙伴;放眼世界各地,随处都是中国的真朋友,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这样一来,中国到底在与谁下这盘战略大棋,又怎样才能见高低定输赢呢?

  二是“下的什么棋”。棋有多种,但以笔者所知,无非是吃子类和不吃子类。吃子类的,典型如象棋;不吃子的,典型如围棋。吃子类的杀气腾腾,不吃子的围追堵截。既然把中国的大战略比作下棋,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是我们吃掉了或者围住了别人的棋子,抑或反过来,是别人吃掉了或者围住了我们的棋子呢?二者必居其一,不容回避。但是,对于这一问题,那些动辄就把中国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拿来说事的人,从来就不予回答,或者根本就不敢正面回答。

  三是“走到哪一步了”。下棋就是走步,你走一步我走一步,从布局到吃子,直到“将”军“将”死为止;战略博弈也是这样,也是一步一步的,也要从布局到吃子,直到“将”军“将”死为止。那么,这盘“很大很大的棋”后来走到哪一步了呢?是我们 “将”了人家的“军”,还是别人在不断地“将”我们的“军”呢?

  如果按照“一盘很大很大的棋”拥趸们的逻辑,现在早该是中国 “将”别人的“军”了,正因为这样,所以众多的“专家”、“学者”才充满怜悯地一直描述着美国的“焦虑”与日本的“不安”,似乎他们已经被中国挤兑得相当难过难堪一般。

  但实际情况呢?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现如今中国是在不断地被别人“将”着,最新的进展是,媒体已经报到,日本正在策划迫降中国军机,要俘虏中国的飞行员。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中国怎么办?

  所有上述这一切无不强烈地说明,如果说真像有人形容的那样,中国“正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那么任何旁观者都会毫不客气地得出结论说,这盘所谓的“大棋”早已被下的很臭很破烂,以至于现在不得不重新布局重新开局。这大概就是当前中国内外政策都不得不悄悄转向转型的重大原因。

  其实,虽然有一个时期“正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的说法甚嚣尘上,但其实中国根本还谈不上有这等战略高度,如同当代中国的青少年成熟度远不能与五六十年代同日而语一样,当代中国在政治上战略上的成熟程度也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什么高瞻远瞩、高屋建瓴,“驾驭复杂国际局势的高超能力”等,都是誉辞滚滚,只不过这类颂词太过肉麻,所以“专家”、“学者”们才另辟蹊径,攒出来一个“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的神话,其实子虚乌有,只不过这等唱赞歌、拍马屁的手法明显地技高一筹就是了。

  所幸的是,现在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笔者这里不过是翻翻旧账、揭揭老底而已。

  有人会说,这没什么实际意义。

  我们说,不,因为现在已经有人开始指责当前的内外政策了,而这些人与当年说中国“正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那些人,都是一丘之貉。所以,翻翻旧账、揭揭老底也是完全必要的。

相关文章

  • 张志坤:指望美国教训或管制日本,这就是与虎谋皮
  • 张志坤:是美国真糊涂还是《环球时报》装糊涂
  • 张志坤:究竟谁有统治亚洲的野心
  • 张志坤:战争鼓点越敲越响,日本的信心由何而来
  • 张志坤:中俄关系,考验刚刚开始
  • 张志坤:2014年“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能有多大进展
  • 中国靠得住的战略伙伴为什么如此之少
  • 张志坤:中国能否给日本一个切实有效的教训
  • 张志坤:茅于轼,请你对穷人留点慈悲吧
  • 张志坤:朴槿惠总统,您知道有许多中国人在帮您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