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杨锦麟打车为何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火烧 2012-11-29 00:00:00 网友时评 1030
杨锦麟杭州打车事件引发舆论关注,文章分析其被宰原因,指出并非仇官心态,而是缺乏做人原则,讨论市场经济自由原则与诚信问题。

   杨锦麟先生(以下简称“杨先生”)在杭州打车“被宰”一事惊动当地副市长之后,导致舆情转向,遭遇了网民的批判。杨先生首次回应称:“事件虽小,但我遭遇的所有声音,如实折射出当下中国社会的仇官心态。”事实果然如杨先生所言吗?

  熟习杨先生的名字是缘于“凤凰博报”,虽然杨先生的博客已经好久没有更新了,但是,在我的印象里,杨先生并非是一个反对市场经济的人,而是一个极力支持市场经济自由化的人。

  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比如同样一件衣服,有的卖家1000元一件有人买,而有的卖家500元一件却没有人买,原因很简单,主要决定于买方的取舍和分辨力。

  我们经常坐的出租车有两类,一类是按规定打表计算的出租车,一类是事先双方约定价格不打表计算的出租车。

  在各地客运站、火车站等处经常停留着许多不打表计费的出租车,此类出租车的要价一般都比打表计费的出租车高,并且有时还会高许多,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试想,如果此类出租车不比打表计费的出租车价格高出一倍或两倍以上,那个出租车司机还会在车站旁傻傻地等客?但是,把这种行为说成是“宰客”,我并不认同。

  原因很简单:此类出租车的车主事先都会与客人讨价还价,不存在强买强卖之类违背市场经济自由原则的行为。如果你认为对方要价过高,你可以选择到远点的马路上等打表计费的出租车;如果你图省事或方便,接受了对方的价格,按“合同法”也就形成了口头要约,达成了协议,事后反悔,既违背诚信原则,也违背市场经济自由公平的原则,更有损自己的人格。

  真正的“宰客”,应该是那些一边打着表,一边拉着你绕着城市满城跑的出租车,以及那些强行把你拉上车后非要让你出高价的出租车。

  具体到杨先生杭州萧山机场打车事件:先是某车开价350,杨先生认为太贵,随即选择了一辆要价200元的车。可见,当时的车主们并没有剥夺了杨先生选择“坐”或“不坐”、以及讨价还价的自由。既然杨先生选择了坐,那么,作为一位“名人”,应该诚信,付费200元后应该无怨无悔;作为一名提倡市场经济的人,应该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既然事先与对方达成了协议事后就不能反悔。因为杨先生并非属于无行事能力或无完全行事能力的未成年人。结果却是,杨先生两方面都没有做到。

  所以,从杨先生杭州打车事件来看,根源并非是中国社会的仇官心态,而是杨先生太缺乏做人的原则了。一个缺乏做人原则且口是心非的人,受到舆论的指责,成为“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自然在情理之中。

  试想,全国的普通民众每天都有人遇到类似的事情,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把牢骚发到网上,让副市长出来道谦?另外,即便大陆人民仇官,爱好和平、稳定、团圆的大陆人民也没有理由仇视杨先生这个香港官的理由。

  再举一个例子:现在,全国人民都在高呼房价贵的离谱,如果按杨先生的逻辑,是不是也应该先买房后投诉?尤其是现在那些被“房价一落千丈”套牢的人,是不是更应该发文章申讨开发商,然后让市长出来道谦,让开发商受罚呢?显然不可能!而这一例子只不过是把杨先生的个体遭遇扩大到了一种群体遭遇,本质上与杨先生杭州打车事件是完全相同的。

  当然,杨先生事件也给了我们某些启示,自由的市场经济也应该得到有效的监管,绝对不能让提倡市场经济的杨先生们也发起牢骚来,否则,高一点的车费就会成为宰客,宰的杨先生们不舒服;过高的房价就会成为屠宰,屠宰中国人一家几代人的幸福!(程江河/文)

相关文章

  • 西方腐败不能证明中国腐败是“发展中的现象”
  • 记者暗访假牙黑作坊:涂抹鞋油为假牙增亮
  • 白酒业产能疯狂扩张 价格虚高泡沫大
  • 经济哲学视角下的市场经济
  • 黄宗智:国营公司与中国发展经验
  • 种房还是种粮--发改委的市场原则也有双重标准
  • “市场原教旨主义”神话的又一次破灭
  • 孙锡良:反对“企业家人权”提法,索权很危险
  • 武警上高速铲雪粗暴干涉市场经济,替谁擦屁股
  • 崔之元:从欧美金融危机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