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央视何必如此大惊小怪

火烧 2014-02-12 00:00:00 网友时评 1040
央视曝光东莞涉黄问题引发舆论热议,社会公知与网络水军反应不一,部分人主张非罪化与市场化。文章分析涉黄现象普遍存在,质疑央视大惊小怪,强调市场经济逻辑与舆论分歧。

  马年2月9日,央视记者暗访东莞色情场所,称“东莞一些休闲娱乐场所酒店存在色情活动”。此消息一经暴光舆论一片哗然。

  舆论声中,谴责“东莞乃至广东领导”,为央视行动贺彩者有之;声称“妓女是弱势群体”,怜香惜玉者有之;声援“东莞坚强顶住”,站在央视对立面者有之。

  在制造舆情队伍中,不乏有“工农大众”、“网络水军”、“微博大V”、“社会公知”。网络V“吴主任”在微博高声呐喊“东莞挺住,今夜我们都是东莞人!”。“社会公知”李银河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说:“卖淫嫖娼应该非罪化,性服务完全是个人行为,政府不用管,相互之间是否给钱,也是出于自愿,“这实际上最符合人类性活动的基本逻辑”。

  央视暴光的广东东莞的“涉黄”问题,决非东莞“一花独放”,而是举国“百花盛开”。北京“天上人间”关闭、郑州“天上人间”被查、网络大V薛蛮子嫖娼被抓、上海法官狎妓暴光,足已说明了这种状况。

  我国“改革大计”的“顶层设计者们”说过,“要充份发挥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即“商品经济”。有价值的可以交换的皆为商品。妓女们的“生殖器”有使用价值,而且有“买方”和“卖方”,难道不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吗?因此,央视在广东东莞的“涉黄”问题没必要“大惊小怪”。那些微博V、社会公知在央视暴料东莞“涉黄”事件后,发出不同声音,纠其原因也是出自“市场经济决定论”吧?

相关文章

  • 没有“中式服务”,何来“莞式服务”?
  • 日本并不鼓励“东莞式”色情产业
  • 黎阳:公知的“南娼起义”——利用东莞煽动混乱
  • 张志坤:东莞扫黄,有些人为什么要反对
  • 【东莞扫黄反腐】挖出“更高级别”“保护伞”
  • 新浪头条:扫黄将令中国经济雪上加霜
  • 东莞“扫黄”重点不在“小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